因材施教的孔子把人分三等

历史狂流2017-02-07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他的教学理念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孔子育人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天赋秉性不同的弟子,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孔子自己把人从大的方面分为了三大类,即“上知”、“中人”和“下愚”。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因材施教的孔子把人分三等

孔子说:“天生聪明、不学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再次一等;遇见困难也不学的人就是下等的了。”

有人说这是孔子将“智”分成了四类,其实我们也可以看成他把人分成了三类,“生而知之者”就是“上知”,这是天才;而一般的“中人”又根据对学习的主动性而分上下两个层次——上层次的人,主动去学习。下层次的人,遇到困难了才去学习,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但即使这样也毕竟知道去学习解决困难,所以还算“中人”;而最要命的就是那些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些就是“下愚”之人了。他们是真的愚笨么?其实孔子并不这么认为,孔子只是“恨”其不学。不去学习的人就是愚人,这是孔子的观点。而且对这样的人你是没有办法改造的,因为他不学嘛。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知(生而知之者)和下愚(困而不学者)是改变不了的。”

上知的人是否存在?孔子是存而不论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是有这样生而知之的圣人存在的。无论孔子认可不认可这种观点,都是无法改变的。既然如此,孔子很聪明,我就说这种人和下愚的人都是没法改变的。因为一个是天才,一个是蠢才。我所能改变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绝大多数的人才。而孔子告诉大家,他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改造的人才。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不懂装懂造作妄为的人。但我不是。(我)多听(别人的言语),选择其中好的接受;多看(别人的行动),辨识记忆。像我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孔子把自己归为“中人”,只不过因为自己好学,所以自己是中人中的上层次的人。他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的圣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并非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只不过我)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行动不厌烦,教导别人不厌倦,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学不到的。”

在前文说过,我们都知道孔子讲“仁”,其实,比“仁”更高一层次的就是“圣”。“仁”就是“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最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则不同,圣就是生而知之者,就要安民济众。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14·42)

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尊敬他人与工作。”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以安定上层人物。”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安乐。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安乐,尧舜且顾虑做不到呢!”

这则论语,被认为是孔子在论述“君子”、“仁者”和“圣人”层次的记录。“修己以敬”者是君子;“修己以安”者是“仁者”;“修己以安百姓”者是“圣人”。

孔子认为自己跟“圣”跟“仁”都不沾边,即便是“君子”,自己也还没有达到。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文’的方面,大概我跟他人差不多。但在躬行君子方面,我还没有成功。”

孔子说自己尚未做到君子,当然是自谦。但,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圣人”。把孔子捧到神坛的,是后人的造圣运动。比如在《孟子·公孙丑上》就记录了子贡对《述而7·34》上孔子言语的看法,他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如果《孟子》的记述确实是真的话,可见孔子当时的学生就已经把孔子看成圣人了。

正是因为孔子认为人的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才提出“因材施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