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墨家思想及其影响力

历史狂流2013-11-27

一、墨子简介:
    墨子姓墨名翟,生卒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出生社会下层。他的学说被称为「墨学」,是战国时期与儒学并驾齐驱的「显学」。墨子的学说反映下层平民的思想和要求,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很罕见的。
 
    最初受业于儒家(《淮南子•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不满儒家维护强权高贵尊尊亲亲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及对儒家强调的繁文缛节和靡财害事的丧葬抱有疑虑,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强调要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遂脱离儒家的“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而创立墨家。墨子为宣传自己主张,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
 
二、墨家学说:
 
1、核心思想: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尽管墨子的主张名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为推行他的兼爱学说而创造条件。俞樾曾说过,墨子唯兼爱,是以尚同;唯尚同,是以非攻;唯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这段话道出了墨子思想的要义。墨子从平民阶层的立场出发,将他的「兼爱」(无差等的爱)学说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各种鲜明的主张。墨子最为后世景仰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他的社会伦理学的中心内容。墨子提出兼相爱的思想是对儒家主张的"仁爱"说的挑战和突破。
 
    墨子提出的兼爱不仅是对儒家仁爱说的突破和批判,而且把爱的"主体对象"予以换位,平民是爱的主体对象,而不是儒家主张的爱的主体对象是贵族、王公和君子。所以,墨子明确提出"爱民谨忠,利民谨厚"的原则,并要求天子君王都要做到。兼相爱与交相利是紧密结合着的。他认为,爱而必利,不利无以见爱。他把这种义利一致、爱利统一的兼爱相利的社会伦理上升到治理国家、佐治社稷的高度,作为他奔走救世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纲领,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非攻:
 
2、尚贤、尚同:
 
    进步的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革新的主张,尚贤、尚同是墨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革新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部分。这是针对当时的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贵族官员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良之士参预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一样,救民于水火的「忧患意识」是墨子创立学说的根本出发点,所以墨家学说最终都是立足于治国论上。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理想出发,墨子提出了「尚同」(主张意见与上级相同)的理想国模型。而建构理想国的具体方法,一是「尚贤」(推崇贤士),二是「非攻」(反对攻伐)。
  
3、节用、节葬、非乐:
 
    反对贵族统治者腐化奢侈的生活,主张「节用」(节俭);反对社会上的「厚葬久丧」习俗,主张「节葬」(节制丧葬);反对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主张「非乐」(反对音乐造成的浪费)。总括而言,墨子的经济思想有合理的一面,也有眼界狭隘的一面。
  
4、非命、天志、明鬼:
 
    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在先秦诸子中,墨子比较明确地肯定天神的存在。他所说的「天」不同于儒家学说中代表社会义理的「天」,也不同于道家学说中代表自然规律的「天」,而是传统宗教中具有人格性的天神。「天」有意志,有作为,是人类社会的主宰,而「天」的意志,称为「天志」。鬼神则是「天」的使者,替「天」执行「赏善罚恶」的使命。
  
三、墨家的法治思想:
 
    天为法则,相爱相利:法与道德相辅相需的法治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观念、君王治国的思想意识是比较顽固的,这在历史上和现实上,对于建立法治社会都是严重的障碍和阻力。墨子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的。他竭力倡导尚贤尚同的平民民主政治,这本身就萌发着法治思想。对法、义的具体说明有着优于儒、法两家的特点,即把法与道德结合起来,视二者为相辅相需的关系,不是像儒家和法家那样各执一端,把二者对立起来。墨子认为,法、义是以相爱相利为价值取向的,因此,只能以"天为法则",而不能是其它。
 
    墨家的这种法治观的特点,既是儒家和法家的法治观所不能比拟的,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精华之一。其实墨家思想与现在西方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墨家思想的人民性在古时无法被封建统治者接纳,墨家思想在清末到民国也曾经昙花一现,后来引进共产主义后又沉默下来了,墨家思想也与佛家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古时墨家思想虽在官方烟灭,但活跃在民间,特别在道教,其实融入很多墨家思想,中国两千年来一直以儒家为主流,儒家时代局限性很多,不容易与现在的西方文明接轨
  
四、墨家的认知论:
 
1、认识论:
 
    第一,承认人类主观意识之外,有客观的物质的存在,而且它是第一性的东西;第二,承认我们主观的官能——所谓“五路”(即五官)和“心”“知”——有“貌”“拟”外物(即反映外物)的能力;第三,认为主观的官能,不但须与外物接触,并且还须与外物相习,才能认识外物,即是说,承认认识是一种实践的过程;第四,承认客观事物是有真理的基准的,真理须以实践的检证为基准。#p#分页标题#e#
 
2、知识来源:
 
    墨家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为“亲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由感官的感觉而得来的;第二为“说知”,根据直接间接知识经验,由思维的推论而得来的;第三为“闻知”,由他人的告语传授或阅读文字等而得来的。层次虽然有三,但墨家判断知识的真伪,则以客观事物的真相为标准,同时以实践为真理的检证。一条重要规则: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
 
3、检验方法: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很重视辩论,他认为,要进行辩论,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客观标准,以衡量一种言论或学说的真伪。为此,他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三表”或“三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学不但在实践上“好天下”,而且在推理上不脱离现实,所以尚贤说“民无终贱”,天志说“我之仪法”,兼爱说“兼以易别”,明鬼说“贵贱同享”,都是以人民百姓的利益反对贵族君子的利益。这实在是和中古封建的正统思想相矛盾的。如贵义篇载穆贺对墨子说:“子之言则诚善矣,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荀子说墨子是“役夫之道”。实际上问题还不仅在于墨子的贱人和役夫的行为,因为孔子也说过“吾少也贱”;而主要在于其“所为”与“道”。墨子的“所为”与“道”,又正是所谓“僈差等”、“尊卑无别”、“无益于人君”,这是与秦以后封建专制的“名教”适相矛盾的。
 
五、 墨家思想的流传和影响力:
 
1、影响力: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韩非子?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或“巨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2、流传:
 
    非要追问不可的是,墨家思想真如学界所论,自秦汉已降中绝了吗?难道墨家思想因之就了无痕迹了吗?实非尽然。
 
    首先,侠义精神流传下来。
 
    其次,守疆非攻的精神亦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国民性之一要素。
 
    再次,直至今日,墨子的鬼神教义依然深植民间。一方面,天志与鬼神之论,使民间的信仰看起来繁芜混杂;另一方面,这种民间信上天鬼神赏罚的“心条”为历代社会秩序的建构以及有序,着实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功业。甚或比儒家伦理教化事功卓著。细究起来,儒家诉诸的知耻内心化,源于个体的自觉,而墨子的鬼神临鉴,则诉诸赏罚,就人性论,后者显然比前者更能促使人们自我敛束。
    墨家的身体力行以及“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思想,不仅为世代统治者所警醒,还沉潜在民间,养成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一般品性,功莫大焉。蔡尚思先生所说的“墨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价值超过任何一家一派”绝非夸饰之辞。他的伟大哲思,值得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和深入发掘
 
3、发展和分化:
 
  战国后期,分化为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不过也有一说是分成三派,例如韩非子说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
 
六、 墨学衰微的原因:
 
    欧洲中古经院学派只能笺注神学,不能笺注古希腊的自然科学与艺术。后期墨学所发展的是思维方法的科学,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愚昧是适相反对的。注经大师的经今古文学派之争,争乎神秘的专利者有之,未闻要争科学;争乎讥纬迷信者有之,未闻要争判断之合乎科学。名学为言语科学,而不是言语符咒,所以它就必然为中国的注经大师所排斥。所谓定“一尊”,是中外封建制社会的共通精神,而墨学在这样的社会可以尊么?墨学可能如道家被自由解释为“虚者道之常,因者君之纲”(史记自序)么?墨学可能如佛学之被引伸为宋、明理学的佛儒一贯么?
 
    墨学衰微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学派性与中古封建制度之不相容。到了汉代,墨子学派发展为农民运动的游侠,这也并不是偶然的。汉以来“杀人者死”这一生命保障的要求,原来早已是“墨者之法”,被农民所拥护的口号。
标签: 百家学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