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10-19
第一类是正常风险,如同所有其他工程项目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一样,例如:
(1)制造、运输及仓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损毁;
(2)因运载工具及卫星所造成的第三者责任;
(3)各种收益损失及利润损失。 第二类是异常风险,即与卫星及其运载工具有关的特殊风险。这一类风险往往引发巨灾损失。
消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官方网站:6月19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 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出现异常,卫星未能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系统工作状况正常,技术人员正采取措施,进行后续操作。
历史上部分重大航天事故
(1)1960年10月24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火箭发射爆炸事故造成地面100多人丧生。
(2)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舱压力阀被震开,致使3名宇航员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丧生。
(3)1980年3月18日,苏联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爆炸,地面50多名技术人员丧生。(4)1986年1月28日,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的一个O形环失效,燃料外泄爆炸,7名航天员遇难。
(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被燃料箱外脱落的泡沫碎块击中,返回地面途中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
列举一下中国航天部分异常案例。
(1)1992年3月22日,中国用“长征2号E”火箭发射澳星,由于拧动点火控制器时,从螺钉旋下金属屑,造成短路,发动机熄火,发射没有成功。
(2)1995年1月26日,中国“长征2号E”发射亚太2号卫星,由于美方没有告之卫星的谐振频率,而凑巧卫星谐振频率与火箭整流罩谐振频率相同,由于高空切变风的影响,引起共振,造成星箭爆炸。
(3)1996年2月15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卫星,飞行22秒后,坠地爆炸,星箭俱毁。
我们曾经有过的失败,它们是深刻的教训。
1.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在酒泉发射中心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返回式卫星一号。由于火箭上控制系统中的一根导线暗伤断裂,导致姿态失去控制,飞行试验失败。
2.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试验卫星时取得部分成功,然而对于航天发射这种不能丝毫马虎的事情来说也就意味着失败!
3.1991年12月28日 长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时失败.
4.1992年12月21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E进行发射澳普图斯B2卫星,当火箭起飞后约48秒澳普图斯B2卫星爆炸。
5.1995年01月26日长征二号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亚太二号通信卫星时失败。
6.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失败,造成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7.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未能将“中星七号”送入预定轨道。
但是,在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的历史上,还有11次风暴一号火箭的发射却鲜为人知,未被记录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中。那11次发射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期间进行的,火箭都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
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并获得了基本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设计方案的基本正确,各系统工作协调,为正式发射卫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处在"文革"中,左的一套十分流行,好大喜功。只管工程快马加鞭求进度,而不求在技术上吃透,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这就导致了科学试验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切实际,必定要遇到挫折。期间,1973年9月和1974年7月进行过两次飞行试验,均未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对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不够重视,出了故障找客观原因和外部原因多,听不得不同意见。技术吃不透,原因找不准,故障不能准确定位,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所以在1975年连续两次成功后,又产生了骄傲和轻敌情绪,导致1976年、1978年又有新的故障发生,造成了飞行试验的失败,其中的教训非常深刻。
1979年7月28日清晨,风暴一号火箭托举着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起飞。火箭一级、二级主机工作正常,但在滑行段飞行中游动发动机推力下降,直至起飞后297秒自行关机。火箭终因飞行姿态失稳在空中自毁。直到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火箭点火起飞,经过7分20秒,3颗卫星按照设定的程序逐一与火箭分离,进入各自预定的轨道。一箭三星发射终于获得了成功。在风暴一号的11次发射中,共成功了7次,失败了4次。
开拓者一号运载火箭同样经历过两次失败:
2002年9月15日,开拓者一号升空不久就掉下来。
2003年9月16日,开拓者一号没有把卫星送入轨道。
最近的一次:2006年10月29日发射的首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失效,卫星无法为地面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故障原因是卫星上的太阳帆板和通信天线未能展开,但是卫星还能收到地面的指令。这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经历了十年研制周期,成本据估算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卫星,被修复的机会渺茫,将可能坠入大气层烧毁。
看到这么多令国人心痛的发射失败记录,我想航天人更能感到刻骨铭心的疼痛。航天人要加油,希望你们严谨刻苦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使中国真正跨入航天强国行列。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