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7-09-14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争,起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迭经三朝,历时68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支: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原外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在明朝史籍里称卫拉特,两个概念不同:厄鲁特是进入西域的卫拉特,而卫拉特在不同时期的地域不同。
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土尔扈特部离开后是四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留下的四大部: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发展);准噶尔部(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
清朝后期的西域卫拉特有松散的联盟,卫拉特是成吉思汗时期北方民族归附于蒙古族的(《蒙古-卫拉特法典》里条文也就是并列蒙古与卫拉特两个概念的),和硕特首领氏族(固始汗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因此地位较高,担任卫拉特盟主。
由于准噶尔部赶跑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对准噶尔部长期是警惕的。
1635年10月和硕特首领兼卫拉特盟主固始汗(他的家族长期是卫拉特盟主)遣使归顺后金(清朝前身),因为他是盟主,所以他归附清朝也代表卫拉特归附清朝。当时形势是,沙俄攻击卫拉特西北方,喀尔喀蒙古攻击卫拉特东方(1636年喀尔喀再次攻打卫拉特),固始汗远交近攻以保护卫拉特。
固始汗1637年去青藏高原发展时,把和硕特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位子交予大侄子鄂齐尔图汗。167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派兵击败盟主鄂齐尔图汗,把卫拉特诸部的松散联盟一步步变为准噶尔控制的政权并建立准噶尔汗国,四处征讨,并攻打归附了清朝的喀尔喀蒙古(现外蒙古),导致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