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橘子2020-09-15
1940年的第12届奥运会原定在东京举行。但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日趋嚣张,中国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坚决反对在日本举办奥运会。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日本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遂决定把本届奥运会改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但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取消。按照4年一次的惯例,1944年应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13届奥运会也因战火仍在燃烧而作罢。
1935年10月开始,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为了获取远东的支持,墨索里尼态度软化,下令体育界退出1940年奥运会的竞争,并全力支持东京申办奥运会。如此一来,东京的对手就只有北欧的赫尔辛基,胜算自然大了许多。
为了确保东京能获得举办权,日本决定进行一次大型公关活动,邀请奥委会委员长拉祖尔访问日本,确认东京是否具有举办奥运会的资质。1936年3月19日,拉祖尔乘船抵达日本,这一时期的日本刚刚经历中层陆军军官掀起的“二二六事变”,整个东京街头全都是戒严军人,形势非常紧张。为了让政治局势不要影响到东京申奥成功,裕仁天皇亲自出面在3月27日接见拉祖尔,以求能获得举办这次盛会的机会。这番为期两周的公关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拉祖尔伯爵在考察报告中写道:“⋯⋯日本人民对奥林匹克和体育运动有着深刻了解,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有着国际奥委会的首肯,东京自然是志在必得。1936年7月31日,即国际奥委会柏林大会的最后一日,嘉纳治五郎亲自前往并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提到“如果因为日本太远就不能举办奥运会,那日本也没有必要参加欧洲的奥运会”,在这种半是昂扬、半是威胁的话语体系下,又是在挂满卐字旗的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在场的国际奥委会成员无疑感受到巨大压力。最终东京获得36票、赫尔辛基获得27票,东京成功获得1940年奥运会主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