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1-10
田光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处士,“为人智深而勇沈”。当时,燕太子丹一心想谋刺秦王,太傅鞠武就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对太子丹说:“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田光以自己年老力衰为由,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并马上动身去找他。临出门时,太子丹不放心地对田光说:“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当即应允。他找到荆轲,敦促荆轲立即去见太子丹,并对荆柯说:“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又说:“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随即,田光自刎而死。
以上是记载在《战国策》中、后又被司马迁详细收录在《史记• 剌客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司马迁在这里解释田光自杀的原因是:“欲自杀以激荆卿。”而从文字上看,田光的自杀与伍子胥逃亡时所遇到的渔丈人的所为差不多。
但是有学者从其他角度来看田光的死。
其一,虽然秦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但燕太子丹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因此,他为报个人之怨、为解国家之难,是不计代价、不择手段的。《史记索隐》引《燕丹子》曰:“轲与太子游东宫池,轲拾瓦投娃, 太子捧金丸进之。又共乘千里马,轲曰‘千里马肝美’,即杀马进肝。
太子与樊将军置酒于华阳台,出美人能鼓琴,轲曰‘好手也’,断以玉盘盛之。”可见太子丹拉拢杀手所用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在此之前,秦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鞠武认为留不得,但太子丹坚决表示:“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但在荆轲要求用樊於期的脑袋来取信于秦王时,太子丹虽“不忍”,却并不采取措施保护樊於期,致使荆轲直接去说服了樊於期自戕纳首。因此,可以说是太子丹默认了荆轲的做法。不择手段如太子丹者,又焉知他不会为保国大计不泄密而再牺牲一区区谋士田光?这里,暗示、威胁、授意,都有可能。
其二,田光早就预见到剌秦的后果。且不说以荆轲个人之力,谋杀秦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即使获得成功,燕国的亡国之势也已经不可逆转。就如明代黄洪宪所说:“当燕丹时,内无强力,外无奥援,而以孱国当枭鸷之秦,此谓卵抵泰山也。故刺秦亦亡,不刺亦亡。”事实上,荆轲刺秦失败后不久,太子丹就被秦国捉杀。覆巢之下,焉得完卵?作为刺秦的兀凶之一,田光自知难逃一死,所以,不如提前一步死,也可释太子丹之疑。
其三,剌秦之途,是死路一条,因此荆轲临行时的场面是极其悲壮的。司马迁描写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一场景,不仅是送别,亦如送丧!田光知道这送死之人本该是自己,但自己却以年老力衰为由推辞,又推荐了荆轲,等于是将死的结局推给了荆轲。作为一个以“名节”立身处世的“士”,田光如能苟活于世上,他也无颜为“士” 了。
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多维的,上述三说,从不同角度推测田光之死的原因,这对我们全面了解田光、了解太子丹,是不无裨益的。但究竟什么是田光自杀的终极原因,这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