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鞠的玩法规则 击鞠的起源是哪里

相形2019-05-29

击鞠的起源是哪里?击鞠的玩法是怎样的?以下为您介绍击鞠。


击鞠简介

击鞠亦称打毬或击毬,唐代较为盛行。游戏者必须乘坐于马上击球,击鞠所用的球有拳头大小,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且柔韧的木材,球的外面还雕有精致花纹。

击鞠的起源_击鞠的玩法规则_中国历史网


击鞠的起源

关于击鞠的起源,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击鞠是在唐代由波斯传至吐蕃,尔后才于中原地区流行的,故有波罗球之称;另有学者认为击鞠是古代中国人自创的:在中国古文献曹植所著《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由此可以推断击鞠于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击鞠的玩法规则

这种户外运动历史上称作“击鞠”,就是打马球。球有拳头那么大,球体中空。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并且非常柔韧的特殊木材,球做好以后,外面还要涂上鲜亮的颜色并且要请专门的工匠在球的表面进行精致的雕刻,因此制成的马球不仅是竞技运动的工具,还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

击鞠的起源_击鞠的玩法规则_中国历史网

另一件必不可少的比赛工具是球杖,因为打马球竞技的比赛者是骑在马背上击球,所以球杖要特别长,球杖的顶端如偃月一般弯曲回来,可以将急速滚动的马球挡住。当然,进行击鞠运动,最昂贵的花费还是马匹。这样的高成本也就注定了它的贵族属性,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是玩不起的。

当时的球场设置是非常讲究的。长安宫城、诸王及达官显宦的私宅以及各州的官衙,都设置了专用于打马球的球场。上引阎宽的《温汤御球赋》中就描写道:“广场惟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犹镜。微露滴而必闻,纤尘飞而不映。”杨巨源《观打球有作》中也有“亲扫球场如砥平”“杖底纤尘不敢生”的类似描写,说明球场贵在平滑坚实,以利驰骋和击球。

值得提及的是,9世纪初,驸马武崇训、杨慎交竟然“洒油以筑球场”。在韩愈描写打马球的诗中,对球场也有比较具体的介绍:“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说明打马球球场的三面置有短垣,四周树以红旗。

击鞠的起源_击鞠的玩法规则_中国历史网

唐五代盛行打马球,但打马球的规则缺乏具体记载。元人胡三省在解释《资治通鉴》记载唐末神策军打马球时,曾叙述了当时军中打马球的规则,可以作为了解这一时期打马球活动的参考。

“凡击球,立毬门于毬场,设赏格。天子按辔入球场,诸将迎拜。天子入讲武榭,升御座,诸将罗拜于下,各立马于球场之两偏以俟命。神策军吏读赏格讫,都教练使放球于场中,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球,其胜者得第二筹焉。”

唐代诗人蔡孚在《打球篇》中说:“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时人阎宽作《温汤御球赋》,也有“珠球忽掷,月杖争击”的描写。他们的描述与上面的记载可以互相补充,使我们能大体明了当时打马球的球、杖形制以及规则。


以上关于击鞠的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标签或通过历史文化栏目查看。

标签: 古代游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