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座右铭究竟是缘何而来

相形2019-06-11

什么是座右铭?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我们常说的座右铭究竟是缘何而来

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座右铭是怎么来的?

一、吴介

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

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我们常说的座右铭究竟是缘何而来


二、孔子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

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

我们常说的座右铭究竟是缘何而来

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三、崔瑗

东汉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叫做“座右铭”。


以上关于座右铭的介绍先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历史文化栏目查看。

标签: 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