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杂技:耍盘子

文二2019-07-12

耍盘子是什么意思

耍盘子,即转碟、旋盘,杂技节目。也称耍花盘。演员双手各执有弹性的细竿数根,细竿上端各顶一个盘子,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要求在做翻筋斗、背剑、叼花、单臂倒立等难度很高的动作时,盘子不停转、不跌落。

耍盘子是什么意思_耍盘子发展历史

旋盘是我国传统耍弄游艺之一。溯本求源,它是从汉代的旋盘、碟,清代的舞盘发展演变而来,至少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旋盘图旋盘之技最早流行于汉代。其主要的道具多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盘、碟等。

旋盘的表演程式是用一根3尺长的细竹竿做成竹签,将其顶在盘、碟等道具的底部,继而抖动手腕,使盘、碟等在竹竿顶首随抖动节奏晃动旋转。

一般来说,这种旋盘技艺水平的高低,除了要看表演者动作的难度,更要看所有旋盘、碟的多少和它的稳定性。


耍盘子发展历史

汉代,旋盘的技艺已相当高超。首先,在执竿旋的基础上,当盘被旋到一定的速度后,可以迅即用手将其托住,或者用口衔住。还有,当盘被旋到一定程度后,也可将正在旋转的盘带竿放置到表演者的额头上继续旋转。

耍盘子是什么意思_耍盘子发展历史

这里,除了要掌握好旋盘的速度,更要注意竿盘和执竿部位的平衡,因而其技巧性要求非常高其次,演员在表演旋盘时,其身体动作或坐或立,或边走边旋,或用左、右手交替执竿旋盘,潇洒自如,令人称绝。

辽宁省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中的旋盘图,反映的是游戏者曲蹲旋盘的情形,图中游戏者用两根细竿在旋弄着1只大盘,盘中还放置着1只耳杯。这舞盘铜舞人饰与后世杂技中的《口签子》杂耍节目接近。

不过,汉时的旋盘游艺表演只限于男性,且每人所旋之盘只有1只。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中曾出土过一件铜舞人饰件,舞人为两个佩剑男子,脚下同踏一长蛇。

一人两手前后伸开,另一人两手左右平伸,掌中都托有一盘,边唱边舞。这种双人双手舞盘的表演与旋盘不同的是表演者直接用手掌舞盘,这与旋盘相比要容易得多。不过,这种一人舞弄双盘的表演,为旋盘从一人一盘到一人多盘的发展提供了改进的基础。

宋代,旋盘游戏又有了发展,但所旋之器不限于盘。《宋史·乐志》有所谓《杂旋》,无疑是旋盘的发展,所旋之器也不仅仅限于盘了。到清代旋盘技艺称为舞盘,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耍盘子是什么意思_耍盘子发展历史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载《舞盘》之技时说:“置盘竿首,以手擎之,令盘旋转。腹(复)两手及两腕腋、两股及腰与两腿,置竿舞盘图十余,其转如飞。或飞盘空际,仍落于原竿之上。”足见其技艺之高超。

现代,杂技节目中的转碟已由原来的一人一盘发展到了一人6盘,甚至12盘,并出现了把盘子垂到几乎与地面平行的“凤凰寻窝”等等新的技巧动作,成为杂技艺术中最普及,也是最丰富多彩的节目之一。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耍盘子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传统杂技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

标签: 耍盘子 杂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