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为什么要带上安徽省

历史君2020-09-01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各大媒体的热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这四个地方构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地理范围,但是有很多网友一直都对安徽的存在表示质疑,觉得上海、江苏和浙江一起玩玩就可以了,还有的网友表示,“安徽不是中部省份吗?”

  不过,随着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定位都基本明确了,其中,安徽发挥其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安徽与江浙沪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追根溯源,这事儿还要从明朝说起。

  大明定都南京,即使后来迁都北京,南京的陪都身份也仍然存在。为了保证南京的战略安全,明朝把南京周边的一大片地区都划入其管辖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

  所以,多年前的江苏、安徽、上海本是“一家人”。

  如今,安徽省的黄山市与宣城市与浙江接壤,浙江省内的钱塘江,其源头更是在黄山市境内,安徽与浙江的“缘分”,无论如何也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如今位于华东地区的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过,是最靠近江浙沪的省份。

  在城市群抱团发展中,安徽抢抓机遇,摸清了自身的资源、产业等优势,让江浙沪的资本和市场主动来拥抱自己。

  首先是安徽资源优势明显。安徽一直以来都是江浙沪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要输出地。从自然资源来看,安徽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从人力资源来看,安徽的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同时,安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成本较低。安徽可以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长三角的整体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以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

  产业方面,安徽是我国农业、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重要基地。汽车、装备制造、家电、化工、煤炭、有色、水泥等产业的基础最好。重要的是,近年来安徽的制造业、能源、原材料、化工等重点产业蓬勃兴起,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这使得安徽能够更好地成为江浙沪科技成果的输入地,为其尽快融入长三角赢得了广阔的对接空间。

  交通方面就更能凸显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决心。合武、合宁、合蚌、合福等高铁的开通,奠定了安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铁路枢纽地位。水路资源方面,安徽省内有着“800里皖江”之称的黄金水道,长三角的岸线资源丰富。可以说,安徽在铁路、水路等方面的优势大大缩短了安徽与江浙沪的空间距离,为安徽尽快融入长三角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持。

  总体来说,江浙沪皖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往来密切,交织一体。

  作为华东腹地,安徽的智力、劳动力和能源等资源,为江浙沪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支撑。这是安徽对于长三角的重要意义。

  然而,安徽想要发展,就必须认清城市化的经济规律,尽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放低眼界,一味的服务于长三角。相信未来在长三角深入发展下,安徽能更好地扬创新之长,扬产业之长,扬区位之长,扬生态之长,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作出安徽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