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学怎么分班 古代上学那些事儿

罗生门橘子2020-09-10

每个人的天资都不同,有的人极具读书天赋,尤其是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段“神童史”。比如王勃六岁便能作诗,骆宾王七岁就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更夸张的是唐代宰相兼文学家权德舆,“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的时候就写了几百篇文章,颇有名气……能说出来的,都是神童,但也有人在读书方面不开窍,这样的情况下,还待在一起学习,岂不是很不科学?

特别是在古代,每个朝代入学年龄都只是一个区间,必然存在学生基础以及认知理解能力的差别。现代教育同龄学生会划分实验班与基础班,那么古代人搞教育会不会也有这个意识呢?

当然有,宋代在这方面还弄得挺“正式”。在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宋徽宗颁布了小学条制,立三舍法,在国子监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

新生入学后,会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这个班级就是“外舍”,可以理解为基础班;学习一阵子后,学校会举办一个“分班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分到“内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提高班;如果在“内舍”还是成绩优秀,那就可以直接进入“上舍”,也就是我们现代的实验班。

实在太笨,永远学不会的,也可以“留级”,永远待在“外舍”。这个“三舍法”后来还被推广到地方,一度成为了全国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只不过这个制度在真正实行的时候产生了不少问题,于是没过多久,“三舍法”就遭遇了反对,在历史上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

既然分班不是根据年龄,而是根据成绩,那么天资聪颖的学生“跳级”也很正常。要知道在古代没有“中学”阶段,所以不存在“小升初”“中考”这些问题,一般的小学多为“七年制”或“八年制”,长的有“十年制”,短的竟然还有“三年制”,所以在宋代,太学、国子监这些高等学府里,出现十三四岁的少年很正常,压根不值得上热搜,估计跟我们现代大学里的“少年班”有得一拼。

神童太多怎么办?这也是宋代朝廷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在国子监读书有名额限制,就算是官吏子弟也不是想上就上的。因而宋代竟然出现了控制“升学率”的政策,在《宋史·选举志三》就有记载,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曾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升学率只有50%。原来为了升学,把头发愁秃了的不止是现代父母,在古代读个书,也不容易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