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发展历史简介壮剧有哪些流派?

文二2018-12-04

壮剧简介:壮剧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壮剧有哪些流派?壮剧有哪些经典剧目?本文马上为你介绍:

壮剧简介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剧发展历史简介壮剧有哪些流派?

壮剧的发展历史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

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另有特点。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

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

壮族有七种传统戏剧: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剧,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

壮族人酷爱壮剧,早期和宗教信仰有关。马隘壮剧的唱腔来自舞蹈,舞蹈也与巫舞有关。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壮剧发展历史简介壮剧有哪些流派?

壮剧的流派

一、南路壮剧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二、壮师戏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柳州、百色一带,它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

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三、富宁壮剧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过去称为土戏。土族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富宁土戏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掴弄裰”,意译为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耍”。

四、广南壮剧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或“沙戏”,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分为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皆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68-1873年,广西西林县那劳戏班首次到广南北部的一些村寨演出。

富宁土戏也同时流传到广南东部山区,群众十分喜爱,便向村中掌权的寨老提出要求,愿意集资建立戏班。平时在本地搞法事活动的"麽公"(一般都是壮族中的文化人)顺应群众要求,有的去外地学戏,有的则从外地请戏师来教戏,并结合本地民歌、舞蹈、说唱等艺术和"麽公"行法事时设坛打醮的锣鼓法令、咒语等,创造了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

清光绪初叶(1875年前后),北路沙戏建立了底圩、弄追、坡佣、者卡、西松戏班,东路沙戏建立了里扣、乐贡戏班。1916年,北路又建立了普迁戏班。1957年,东路建立了板蚌戏班。这九个戏班中,有六个是"麽公"负责执掌,担任戏班班主。故有"'麽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

沙戏这种戏剧与巫术相结合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原半戏班中的大部分"麽公"成了编剧导演。

壮剧发展历史简介壮剧有哪些流派?

壮剧的经典剧目

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和《百鸟衣》、《白马姑娘》、《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卜牙》、《侬智高》、《文龙与肖尼》、《牛郎》、《刘二打番鬼》、《顺知戽海》、《白马姑娘》、《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侬智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标签: 壮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