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对天上世界的记载

琳迦2019-12-24

天究竟是否存在吗?现代科学探测天空茫茫宇宙没有尽头。人类真的就是这样孤单寂寞吗?

古人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天是实际存在的,传说在颛顼帝之前,天和地相距并不遥远,清代龚自珍的《定庵续集·壬癸之际胎观》说:“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可见,上古曾经存在过人、神共居时期,神给人留下了上下之路,可以从地面到达天庭或者从天庭来到地面,这就是最初的“天梯”,所以上古还不断有人到天上去遨游一番。

谁到天上去了?上古华夏的人神共居时代,能到天上去的人还真不老少。上古百科全书《山海经》就有明确的记载。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开焉得始歌《九招》。”说得清楚明白吧:以两条青蛇为耳饰、乘两条龙的人名叫夏后开(启)。夏后开曾经先后多次上到天廷做客,并把天廷的乐曲《九辩》与《九歌》带到人间,此后夏后开就开始演奏乐曲《九招》了。

夏后开是何人?夏朝的开国之君(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是“五帝”之一禹的儿子,据《竹书纪年》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夏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开始了奴隶制社会。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夏启之外,还有人曾经到天上去过吗?当然有的。

《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日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个互人国,炎帝的孙子灵恝生了互人,互人能自由地在天地之间来回。“能上下于天”晋人郭璞注为:言能乘云雨也。袁珂以为“互人之国”即《海内南经》之“氐人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郝懿行也认为:“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人国,氐、互二字,盖以形近而讹,以俗氐正作互字也。”

关于氐人具体形象,郭璞注:“﹝氐﹞音触抵之抵。尽胸以上,人;胸以下,鱼也。”人首鱼身的氐人可以自由地在天地之间来回,也是厉了害了。不过,人家毕竟是炎帝裔,神系的,不是常人可以理解。

此外,《海内经》还记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按,柏高、柏子高、伯侨、北侨、正伯喬、征乔、王侨,所指都是同一个仙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郊祀志》、汉·刘向《九叹远游》等都有所记载。

再之外还能够“上下于天”的就是神职人员——大巫师们了。《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在大荒之中日、月降落的丰沮玉门山,有十位大巫师在这里升到天庭或者下到人间(主要是传达天庭的旨意啦)。《海外西经》也有类似记载:“巫咸国……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可以看出,毕竟能够上下于天的当然也绝非普通人,从文献记载看,带有这种特殊能力的一般多为以下几类大神:一是“神系”直属,如帝禹的儿子夏启、炎帝裔互人等,二是仙道中人,应该是往昔世修行已经得道的高人一类,如柏高,三是专职的神职人员——大巫师们。

上古人是通过何种渠道登往天庭的?大约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世人所熟知的特别的交通工具——乘龙。人间之所以熟悉古人“乘龙”升天的方式,大多因为《史记·封禅书》所记载的黄帝“乘龙升天”:“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史记》还说“黄帝崩,葬桥山”,而桥山当地也有类似的传说:黄帝乃有百一十八岁,巡河南时,晴天霹雳,有黄龙自天上来,与帝曰'尔命乃成,是归天时'。帝知天命,上其背。过桥山(今陕西),帝请下,百姓自八方至,挽留无果,仅留衣冠。故葬衣冠于桥山,起冢为陵。

黄帝为“五帝”之首,而夏后开则为“五帝”之末禹帝之子,其上天庭的方式也是乘龙。《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乘两龙,云盖三层。”夏后启乘两龙,云雾缭绕高达多层,把天廷的乐曲《九辩》与《九歌》带到人间后开始演奏乐曲《九招》,说明夏启也是受命于天的。

第二种方式是登“天梯”,就是地面通往天国的阶梯。天梯约有两类:

一类是以山作天梯,“天梯”之首当然是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了。作为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昆仑山乃是天下中央之极,连接天地之天柱,上下天地之间必欲经此“天地之门”。《淮南子·地形篇》说:“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上乃神,是谓太帝(天帝)之居。”把从昆仑山登天的过程,讲述的非常详细。

当然这个专门天梯绝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地想上就上的,由于是“帝之下都”之神明所在,所以为“非夷羿莫能上冈之岩”,下界凡尘是无从窥测天机的。

二类就是以非常之木作天梯,这就是神树“建木”。传说中的建木生天地之中,高百仞,伏羲、黄帝等众帝神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所以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

建木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郭璞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吕氏春秋·有始》:“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也就是说,这种称为“建木”的神树生长在都广之野,据说是天地的中心。细长的树干笔直的伸入云霄,两旁不生枝条,只在树的顶端,生了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绕起来象伞盖。拉它的树干,就会有扯不断的树皮掉下来,象缨带,又象黄蛇。到了中午,太阳照在树顶上,连一点影子也看不见;站在这里大吼一声,声音很快回消失在虚空中。由于极其高大所以才为众帝所上下于天地之间。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这座位于天地中心的天梯,传说是黄帝造的,成为上天或下地的天梯。

那么,《山海经》所记载的上古神树“扶桑”、“建木”是否真实的存在吗?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的造型与功能与传说中的“扶桑”、“建木”极其相似,上古这类神木的存在已然绝非简单的“空穴来风”了。

除了“建木”之外,还有传说中的神树“寻木”也非常高大:“寻木长千里,……生河上西北。”这种千里之长(高)的寻木也不是到处可见的,他只生长在黄河上游的西北方,这个地方还是接近昆仑山的“天门”所在的。

第三种方式靠神力或者说魔力,“十巫从此升降”、“群巫所从上下”,上古的大巫师们上下天地之间应该就是这种特殊方式了。

那么,天究竟有多高?

古人认为天是有高度的,《山海经》就给出过具体数据,《大荒西经》:夏后开先后几次登往天庭,将天帝的乐曲《九辩》与《九歌》到到人间,“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在这个“高二千仞”的天穆之野上,夏后开得以开始歌唱乐曲《九招》。

“二千仞”究竟几多高,古人的度量标准与现代有差别,当然不可刻舟求剑,但是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天有多高”大致概念。

《山海经·五藏山经》是实际山川地理记载,都是真实的存在,只是由于古今许多因素的变迁而难以“对号入座”,但是仍然有诸多山脉是可以考实的,尤其一些标志性山脉,如:

《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昆仑之虚为古昆仑山,考其主峰为格尔木昆仑山的玉虚峰、玉珠峰,海拔分别为5980米、6178米。太华之山就是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

这两座华夏文明标志性的神山海拔高度的比较,能够说明三个问题:

1)古人对山川“高度”的认知是比较理性符合客观实际的;

2)上古“天”的高度相对有限,相对于“高万仞”、“高五千仞”的高山来说,高“二千仞”的“天”在物理(海拔)高度上并非高不可攀的;

3)作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之所以成为“帝之下都”是有其深厚的地理和文化根源的。

现代科学探测的天高,通常是指从地面算起,往外大气层的的高度。过去认为大气层厚约八百千米,以后探测到在距地面一千至二千千米高处仍有空气存在;近二十年来,根据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考察结果,在二千至三千千米的高空,也找到了气体分子;在远离地球一万六千千米的高空,还存在着气体的痕迹。

如此,天庭又在哪里?

其实,古人所说的“天”与现代科学的“天”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代的天是一个宇宙智慧深层的客观存在,盘古开天辟地是人类对世界形成状态的记忆传承。虽然上古时期天的物理高度很容易登攀,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登临的,且不说天庭,即使“帝之下都”尚且“非夷羿莫能上冈之岩”,又何况天庭呢?

古代天的概念有三十六重之多,天之中的最高天位乃是弥罗宫,弥罗宫中的最高处为皇极凌霄殿(凌霄宝殿),玉皇大帝在此殿中统领诸天万神。

而实际上对于下界的人类来说,天是极其玄妙的存在,不是人类所能够理解的物理存在形式。只有如伏羲女娲、进入修行次第(得道)如柏高八仙等方能有缘进入其界。

标签: 山海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