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四大神龙是那四条

琳迦2019-12-24

龙是中华文明里非常重要的图腾,也是封建时期帝王皇权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龙是神圣的,是行云布雨的神,它们能大能小,能升能隐,法力无边。

《山海经》中也有很多关于龙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些和龙很相似的异兽,它们虽然不是龙,但是有龙的特征,比如有鸟身龙首神、人身龙首神、马身龙首神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真正的龙,或者说是龙族。我们今天主要就说说这些真正的龙。

其实《山海经》中有记载的真正的龙只有四条,分别是:烛龙、应龙、夔龙和蛟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烛龙和应龙。烛龙神通广大,动则四季变换,日月交替,能力几乎可媲美盘古大仙;应龙则善于控水,协助过黄帝,还在逐鹿之战中大显身手,擒杀了蚩尤和他的盟友夸父。接下来我们一一介绍下这四条神龙。

烛龙

烛龙又称烛九阴,是钟山之神。烛龙全身呈赤红色,身长千里,它的光芒可以照耀北极的黑暗。

《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海外经》中还有相关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也就是说,烛龙只要把眼睛睁开,整个世界马上就变成白天,闭上眼睛,黑夜就笼罩下来。吹一口气天空便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变成冬天;呼一口气,马上又是烈日炎炎,热浪逼人,变成夏天。由此可见,烛九阴的神通非常强大,它的一举一动都能使整个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能力放眼整个神话世界,似乎也只有盘古大神方才具备。

应龙

应龙也被称为黄龙,在《山海经》和《史记》中均有记载,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在远古时期,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发生了战争,蚩尤一方有很多擅长呼风唤雨的灵物,所以黄帝部落在战争初期基本是被蚩尤部落压着打。为了扭转战局,黄帝请应龙来帮忙。应龙的加入使得战事发生了变化,蚩尤和夸父也被应龙所擒杀。这一战,应龙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战争消耗了他太多的能量,应龙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天庭,于是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由于应龙的到来,所以南方变得多雨。

星图变换,时光荏苒,应龙在南方的山泽里呆到了大禹时代。当时四大灵猴之一的无支祁兴风作浪,引来滔天洪水,生灵涂炭。大禹为了拯救苍生,决心治水,奈何无支祁本领高强,无法战胜。于是大禹请应龙前来帮忙,应龙以尾扫地,成功疏导了洪水,又生擒了为祸世间的无支祁。应龙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应龙是非常接地气的神龙,无论是在黄帝时候还是在大禹时期,都为凡间扫清过障碍,创下不世功绩。

夔龙

夔龙不仅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在《说文解字》和《六帖》中也有关于它的记录。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从《山海经》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夔龙的地位和实力均不如烛龙和应龙。虽然也能呼风唤雨,但是竟然被黄帝扒了皮,剃了骨!黄帝用它的皮做了鼓,用它的骨头做了鼓槌。这个鼓的声音能传五百里,足以威慑天下!

蛟龙

蛟龙是大禹的父亲鲧死后所化,有一说是:鲧被祝融所杀,死后葬于于羽山。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

鲧是天上的神仙,为了帮助人间治理洪水,私自下凡,还偷了天帝的宝贝息壤。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就是想用它来治理洪水。就在鲧几乎快成功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于是派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鲧的治水大业至此也就失败了。

标签: 山海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