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为什么爱吃辣

历史君2020-09-01

  辣椒在湖南有多火,湖南人最清楚了,毛主席曾说“不吃辣椒不革命”,宋祖英唱的歌叫《辣妹子》,年轻妹子叫辣利婆,形容性格爽利叫泼辣……

  这么受湖南人喜欢的蔬菜——对,在湖南,辣椒是蔬菜,不仅是配菜也不仅是调味料——它其实是个漂洋过来来的“老外”!我们的“老外”朋友家乡离我们国家很远,在中南美洲。

  之所以能漂洋过来在中国扎根并蓬勃发展,辣椒首先得好好感谢哥伦布,感谢哥伦布发现美洲,把它们带回到了欧洲。

  第二得感谢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传教士,不管是海上的,还是陆地的。他们把中国的丝绸带回去,也带来了很多神奇的种子,比如番茄、土豆、玉米、辣椒等。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1578年,我国就有了辣椒,当然那时叫做番椒。番,在这里显然就是外国、外族的意思。在最开始,辣椒是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的,但大家知道的,在我大中国,有什么能逃过吃的命运呢?

  “辣椒进入我国主要是三条路径。第一条经陆地丝绸之路,到达我国西北地区。第二条通过印度,走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第三条,是商队航船继续北上,通过日本、朝鲜进入我国东北部。”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马艳青介绍。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按照我国吃辣椒地图,长江以北两个吃辣椒的地区是甘肃陕西地区和吉林延边。这跟当初辣椒进入我国地点有密切关系。

  但辣椒在南边却不同,例如广东、福建、浙江这些当年的登陆点,人们几乎是不吃辣椒的。反倒是紧挨着他们的内陆省份湖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人们吃辣椒。

  资料显示,乾隆年间,贵州地区开始大量食用辣椒,紧接着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有记载说,黔、湘、川、赣四省也已开始“种(辣椒)以为蔬”了。再往后,辣椒便成为这些地区主要的做菜作料之一,也难怪今天食辣成为这几个省饮食的重要特色。

  但湖南人吃辣椒跟云贵川渝等地居民又不同。后者仅把辣椒当做配菜、调料使用,比如四川火锅,辣椒再多也只用来提味。

  而湖南人是实实在在地吃,把辣椒当成一种蔬菜吃。辣椒炒肉,食客们会很老道地点评:辣椒比肉好吃;经典湘菜还有一道虎皮辣椒,几只辣椒能送两碗饭。

  这样的饮食差异是什么导致的?

  跟当年穷有关!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在古代,盐一直是被国家垄断经营的重要资源。东南沿海地带人们靠海吃海,可以私下从海水提炼盐给食物增加味道。四川有盐井产盐,紧挨着的贵州人也能享受一点福利,我们湖南两头不靠。

  “穷人买不起盐,吃饭就只能靠辣椒提味。辣椒又很辣,为了吃饭,只能硬着头皮吃,霸蛮吃。饮食也影响性格,湖南人霸得蛮也受辣椒影响。”马艳青说。

  湖南人爱吃辣椒,数字也很惊人,每年人均吃鲜辣椒100斤,或者干辣椒10公斤以上。

  而根据辣椒研究所的检测显示,湖南人吃辣椒并不追求猛辣,最受欢迎的辣椒辣度在10000-30000史高维尔之间。而2017年评选出的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威尔士的龙息辣椒辣度高达248万史高维尔。

  所以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其实在湖南并不是那么受欢迎。云南产的涮辣(辣度目前国内排第一),湖南人几乎没有尝试。

  (涮涮辣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据说如果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到,就会辣得狂奔不止,不停甩动鼻子,当地人又称为“象鼻辣”。)

  湖南人吃辣椒追求综合口感:有辣味,不能太辣;肉质细腻,口里没渣(皮);香气宜人,引发食欲。

  但从产业链角度研究,湖南的辣椒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辣椒生产企业所需原料70%要靠省外调入。山西、河南、山东这些不吃辣椒的地方是主要产地。

  或是受地形影响,上述地方辣椒都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基地动辄几十亩、上百亩,亩产上万斤很平常。

  湖南丘陵地带多,规模化种植难。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生产基地亩产上万斤,但绝大多数农民种辣椒还是小打小闹,以自给自足为主。

  一只小小的辣椒对我们湖南的经济文化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四百多年前,第一只辣椒传到我们三湘大地时,没想过这只蝴蝶翅膀会扇动出这样的结果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