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7-04-24
唐肃宗李亨可以说是一个乱世天子,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母亲杨氏怀他的时候,正好是唐玄宗李隆基身处困境的时候,差点将其打掉;他做太子时,又多次被李林甫算计,险些丢了性命;好不容登上了皇帝位,还得收拾父亲李隆基留下的烂摊子——安史之乱;临终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便又适逢宫廷政变,最后惊悸而亡。可以这么说,除了唐肃宗的童年还算安稳外,其他的种种不幸似乎都被李亨遇到了。
公元711年9月初三,肃宗李亨在东宫的别殿出生,刚开始名为嗣升,后来又多次改名。公元744年,改名为李亨,从此便一直延续下去,没有再更改过,所以人们也习惯性地叫他李亨。
唐肃宗的母亲杨氏是当时有名的望族,她出身于弘农杨氏。杨氏的曾祖父杨氏达在隋朝时期担任宰相,他的父亲杨知庆以祖荫为官。公元710年8月,也就是李隆基被册立为太子没过多久,就和杨氏结婚。没多久,杨氏怀孕。本来,生儿育女是人之常情、天之大伦,但是那个时候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他害怕太平公主会拿杨氏怀孕之事借题发挥,这样对自己也不利。
历史上以太子好色难当大任为由而被废黜的例子着实挺多的,比方说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因宠爱貌美的昭训云氏,被母亲独孤皇后认为无法继承大统,最后面临着被废的下场。想到这里,李隆基就让自己的心腹张说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拿掉这个孩子。但是当年李隆基亲自煮药时,他的精神也跟着恍惚起来,忽梦忽醒地反反复复。
李隆基将做梦的事告诉了张说,并询问他原因,张说回答道:“这就是天命,殿下不要多虑了。”就这样,还在娘胎中的唐肃宗李亨算是逃过了一劫。其实,李隆基忽梦忽醒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心里是喜欢这个儿子的,所以煮药的时候,会心神不宁;张说知道李隆基不忍心下手,就顺水推舟,解释为天命。
李亨出生之后,因其生母身份低微,于是被太子妃王氏收养,也就是未来的玄宗皇后。王氏自身没有生育能力,对于李亨倒是万般疼爱,呵护备至。后来为了争宠的需要,又将李亨收为养子。
维持政权稳固的主要环节便是册立储君,所以唐朝时期对太子的册立问题非常重视。不过,也正是因为太子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太子的废立问题也被抬上水面,成为焦点,而这一现象在唐玄宗时期尤为激烈。
公元715年正月,李亨的二哥李瑛被册立为皇太子。后来,李隆基宠爱武惠妃,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登上太子之位,便千方百计地设计陷害太子李瑛。公元737年,太子李瑛最终被李隆基废黜并赐死,十分可怜。恰巧,李瑛死后不久,武惠妃也因病去世。李隆基之所以宠爱寿王,完全是因为武惠妃的缘故,如今武惠妃巳经去世,那么寿王的太子路也就算是就此终止了。#p#分页标题#e#
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再重新册立太子,而李隆基也趁此机会细细观察,最后认为仁孝恭谨又好学的忠王李亨是最适合的太子人选。公元738年6月,李亨被正式册封为太子。
从这一刻开始,李亨就被推上了四面危机的政治舞台。而威胁李亨太子之位的首要之人便是当朝宰相李林甫,后来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取而代之,也对李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李林甫之所以和李亨为敌,主要因为寿王是李林甫大力辅佐之人。寿王失势,李亨册为太子,这让李林甫的心里很不高兴,害怕太子继位后会对他打击报复,于是,为了以防万一,李林甫才决定先下手为强,处处给李亨设陷阱,想要推倒李亨的太子之位。
在李亨还是忠王的时候,曾经遥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河北道元帅等职。他当上太子后,两位和他关联系紧密的将军皇甫惟明、王忠嗣也分别担任了河西、陇右节度使和河东、朔方节度使。皇甫惟明、王忠嗣和李亨很早就认识,关系更是非同一般,不管是太子是否可以拉拢他们,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两人确实是太子军事上面的有力支持者。这样一来,就更让李林甫的心中惴惴不安,生怕有一天大祸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公元746年,一场针对太子党羽的大狱,勃然而起。
公元746年正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兼任河西节度使,从驻地前往京师长安,向李隆基上报战事的同时,皇甫惟明还力劝李隆基应该将李林甫撤职。李林甫知道皇甫惟明奏折的内容后,便利用宰相的身份,开始了反击。
公元746年正月15日,太子李亨出宫到长安街中游玩,路上正好碰到了韦坚。随后,韦坚又在景龙观密室里和皇甫惟明会合。谁知李林甫早就已经派遣杨慎矜暗中监视韦坚等人的一举一动,所以这一切全都掌握在杨慎矜的手中。杨慎矜将此事告诉给李林甫,李林甫又立即向李隆基汇报,称韦坚和边疆将士勾结拥立太子。韦坚是太子妃的哥哥,皇甫惟明则是边镇节帅,两个人的身份非常敏感,而又在夜间相约,私下里往来,这就给李林甫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隆基在得知了情报以后,便即刻下诏审讯。李林甫在收到旨意之后,就命人罗织罪名,想要将太子一并扳倒。虽然李隆基也曾怀疑皇甫惟明和韦坚有构谋之心,但却不能将这件事情轻易地安在太子头上,因为“三庶之祸“的教训太深刻。在李隆基的心中,他并不想将这件事情夸大,他只想立刻结案了结,不想再细査下去了。
于是就给玄韦坚定下“干进不已”的罪名,将他由刑部尚书贬做括苍郡(今浙江丽水)太守,皇甫惟明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被贬黜了河西和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今贵州遵义)的太守,并且没收了他的全部家当,但是没过多久,就被唐玄宗给赐死了。这样的处理,并没有给太子李亨造成不便。在皇甫惟明死之后,由朔方和河东两道的节度使接管了他的兵权。王忠嗣和太子李亨的关系非常好,这也是朝中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李林甫最后也只是枉费心机,李亨太子虚惊一场,但是没有任何的损失,李林甫无可奈何。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又将太子李亨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原来,韦坚遭到贬庶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奏替其鸣冤叫屈,为此,他们还引来太子李亨为其作证。唐玄宗见此情况,龙颜大怒。这样一来,事情变得复杂多了。李亨深知这次事情并不简单,他为了撇清自己和韦坚等人的关系,他上书为自己辩解,并且以和韦妃长时间不和睦为由,请求李隆基准许他废黜太子妃,以表明“不以亲废法”。李隆基为了安慰太子,便答应了他废黜太子妃韦氏的请求。接着,李林甫又以韦坚一案为借口,大肆株连,死伤甚多。
同年年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子的妾室杜氏的父亲对于大夫杜有邻和其女婿左骁卫兵曹柳勋都大为赞赏,而这两人都是太子的部下。柳勋是一个生性豪放之人,喜交天下英雄,和淄川(今属山东)太守裴敦复,以及当时的名流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人关系密切。后来,柳勋和妻子不和,于是便诬告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李隆基将这件事情交给宰相李林甫负责彻查。
李林甫抓住不放,把李邕、王曾等人全部都牵扯进去,就连太子李亨也没能幸免。不过幸好,案情很快就明朗了,原来这一切都是柳勋为了报复而胡说八道的,李林甫还让手下给柳勋示意其诬告太子等人,使得案情一步步扩大,最后延伸至地方官员身上,大有废黜太子的架势。最后,柳勋、杜有邻、王曾被杖杀,裴敦复、李邕等也被酷吏杖死贬所。
杜有邻案让李亨非常不安,为了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又把杜良娣扔出来,当了挡箭牌,和太子妃一样被废为庶人。“韦坚案”、“杜有邻案”两次案件引发了两次婚变,这让太子李亨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有一天,他进宫拜见李隆基,在他低头行礼的时候,李隆基看到这位还没有到中年的儿子,已经有几丝白发了,好像进入了迟暮之年的感觉。李隆基看后,心中不免生起了同情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子和李林甫的较量中,李隆基的心思是值得探寻的。李林甫四处打压太子的势力,污蔑太子,可是李隆基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加以阻止。这也就说明了,在李隆基心中,也是不希望太子的势力过于强大的,如果李隆基真心希望李亨继位的话,那么他就会暗中支持李亨扩大势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容忍李林甫的打压了。事实上,在这两者的较量中,最大的胜利者应该是李隆基了,他是借着李林甫的手来除去太子党羽的。
下一节:太子李亨登基做了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