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狂流2017-05-05
众所周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扫墓祭祖,这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然而,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生火,吃的都是生冷食物,然后祭奠先人,为其扫墓。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紧紧相连,所以“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此说法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这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而对于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自宋代以来人们就一直争论不休。
清代学者赵翼在其所著的《陔余丛考》第三十卷中指出,宋人欧阳修说:“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意思就是说,五代时,人们会在寒食节那天祭祖,为故去的先人焚烧纸钱,这是礼制废弛的结果。这说明,赵翼或者欧阳修认为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起源于五代时期。
后来,又有人提出,最晚在中唐时期,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就已流行。此说法的根据是:唐宪宗元和七年(812)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旧唐书•玄宗本纪》中也有“寒食上墓”的记载。另外,在《湖广志书》中也记载说:“(寒食节)墓祭,自唐明皇(唐玄宗)始。”而且这种说法也被不少介绍清明扫墓的著述所沿袭。因此,很多人便以寒食节扫墓始于盛唐玄宗时作为定论。
但是,这种说法却遭到人们质疑,因为在《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一文中査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宜许上墓”诏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从此句可表明寒食节扫墓是“近世相传”的风俗,而这道诏令只是将寒食节上墓的风俗“编入礼典”。由此可见,寒食节上墓的风俗早在唐玄宗之前就已存在。
还有人认为,寒食节扫墓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在春分时祭祀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的习俗。在原始的母系社会,高禖就是祖先,而祭祀高禖实则是在祭祀祖先。而寒食节原本的时间与后来的时间不同,是在二月的下半月,这个时间与上古时期祭祀高楳的时间相一致,所以唐玄宗将寒食节称为祀祖节。由此来看,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应追溯至上古时期。
除了上述学者们提出的观点之外,在民间也有两种关于寒食节扫墓起源的传说。
第一种说法,寒食节扫墓起源于三国时期。
由于诸葛亮治蜀有序,深得民心,但是在其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修建庙宇。于是,在寒食期间(一共三天,包括寒食节,以及寒食节的前两天)老百姓自发地在田野道路上祭拜。后来,朝廷也知道对诸葛亮的后事安排不妥,便正式将诸葛亮的庙宇与先帝刘备的庙宇建在了一起。但此时,寒食野祭的风俗已经形成,并逐渐演变为人们祭扫先人的坟墓。
第二种说法,寒食节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是在春秋时期形成的,它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个代表人物——介子推。
据说,晋国公子重耳与介子推等人一起流亡到国外,饥寒交迫。介子推为了给重耳充饥,便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这一行人回国后,重耳做上了晋国的国王,也就是晋文公。他执政后,便赏赐了当年与他一同流亡的部下,却唯独没有赏赐介子推。介子推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作了一首《龙蛇之歌》,便隐居在了绵山。晋文公听过《龙蛇之歌》后才醒悟过来,便立即派人去绵山请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死活就是不肯出山。晋文公无奈之下,便派人放火烧山,想借此逼介子推出山。可谁知,介子推却抱在一棵树上,活活被烧死了。
晋文公既难过又后悔,为了纪念介子推,便命令在介子推被烧死之日禁火,人们只吃寒冷的食物,这一天就是寒食节。渐渐地,这一天就演变成了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
上述几种说法或源于史料文献,或源于民间传说,但这些观点的共同点都是清明节的扫墓习俗源于寒食节。而有些人却提出了更大胆的说法,认为清明节这一天本就有扫墓的习俗,根本不是由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转化而来。
坚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清明节扫墓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在唐代的章怀太子所注的《后汉书》中,引用了应劭(东汉时期人)的《汉官仪》中的语句:“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其亲。”这句话指出,要在晦、望、二十四气等时间来给先人“上饭”,即祭祀先人。持此观点者认为,“二十四气”应当包括清明在内。因为早在西汉时期所著的《淮南子》中,“二十四气”就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了。所以说,汉代时,皇室就有清明节墓祭的习俗。而在汉代以后,有很多人还在寒食节扫墓祭祀,这就说明清明节的墓祭习俗与寒食节的墓祭习俗没有关系。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说清明墓祭真的起源于汉代,那么,汉代的清明墓祭又是承袭什么传统呢?它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而对于此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问题多多,如果不把这些问题的细节一一辨析清楚,“清明扫墓之由来”这个问题将会一直寻不到谜底。
精彩连载推荐:
返回大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