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国是什么国家

梓岚2018-01-19

乌桓和鲜卑相继南下后,一个名叫柔然的帝国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开出了繁花,美丽而灿然。然而笔者参观内蒙古历史博物馆时,竟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文字。

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段并没有什么预兆就突然从沉默中崛起,然后又在某一时段同样神秘地突然变得平庸,或从此消失,或若有若无,留下的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记忆。

柔然就是这样。

柔然,字面意义为天国,一个不亚于“香格里拉”的诗意的名字。柔然人来自哪里,祖先是谁,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东胡苗裔,还有人说是匈奴别种、塞外杂胡。我据以推测,他们是多个草原部落的混血儿。

柔然原名蠕蠕(ruan)、芮芮、茹茹、柔蠕。始祖是一位名叫木骨闾的草原流浪汉。公元3世纪末,身为拓跋鲜卑骑奴的木骨闾纠集100多名同伙逃到阴山北部的意辛山一带。从此,他实现了担任一名首领的愿望。后来,也确实被柔然排名为第一任可汗。

确切地讲,他还不是柔然的创始人,充其量算是一名奠基者,因为那时他们的部落还相当弱小,而且没有正式名称,还只是瓶子里的春天。

为部落冠名“柔然”的是木骨闾的儿子车鹿会。因此,许多人对历史将他称为第二任可汗颇为不满。随后的部落首领是车鹿会之子吐奴傀(gui)、吐奴傀之子跋提、跋提之子地粟袁。他们尽管都自称“首领”,但在名义上仍然隶属于拓跋鲜卑。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民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汗国,还是微不足道的小部落,只要有其他民族或国家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因此,一个民族的外交取向有时候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他们在外交上也确实迷失了一次。当代国被前秦灭掉,拓跋鲜卑最需要声援的时候,他们却转而依附于铁弗匈奴刘卫辰部。于是,拓跋珪在恢复代国,宣布成立魏国后,向“叛逆”--柔然发动了突然进攻,柔然两大首领匹候跋和温纥提(并立的第六任可汗)宣布无条件归降。从此,他们接受高声训斥,无奈地给新主人牵马,被迫随时献上漂亮女人。更可悲的是,他们丧失了从前的独立地位,跌入了无边的深渊。

如同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英雄总是在暗夜无边、众生呼唤的时候诞生。这一次是温纥提的儿子,名叫社仑。他从继承了父亲之位的那天起,就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因为部落内部的另一位首领匹候跋不仅贪图安逸、甘为人臣,而且时时以长辈自居,借助鲜卑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他。公元4世纪末,社仑依托日渐高涨的民族复兴呼声,果断杀掉了守旧的匹候跋,控制了整个柔然部落。在大肆抢劫五原以西各郡的财物之后,他率部逃往遥远的漠北,远离了北魏的视线。

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就在漠北这个人迹罕至、无人打扰的地方,社仑及其部下顽强且快乐地生存下来,创造了“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的部落军事编制,通过了“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以石击首杀之”的军事奖惩办法。这再次印证了一个历史定律:一个政权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外延。在内部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即便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也将难以持续。

一天,蒸发了许久的柔然人像鬼魂一样从大漠深处冒出来,人们印象中羸弱不堪的孩子已经变成了令人恐怖的巨人。他们首先征服了高车,占据了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茂的牧场。随后,又吞并了蒙古草原西北的匈奴余部拔也稽。就这样,他们成为漠北草原新的主人,首领社仑于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402)自称“丘豆伐可汗”“丘豆伐”意为驾驭开张之王,“可汗”意为皇帝,“可汗”这一称呼后为突厥、回纥、蒙古及中亚游牧国家沿用。柔然汗国从此诞生。

汗国还比较原始,没有文字,以羊屎粒记录兵将数量,用刻木记载军国大事。但官员的设立已经有了国家的模样,可汗之下设有国相、俟(si)力发(主管一方军政,相当于九卿)、吐豆发(相当于御史大夫或尚书令)、俟利(直属于俟力发,相当于大夫)、吐豆登(直属于吐豆发,相当于御史和尚书)、莫何(即大人、渠帅,相当于部落酋长)。

汗国明智地采取了征伐漠北、结好中原的策略,到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漠北地区的统一。这时的汗国东起大兴安岭;南达阴山,与北魏对峙;西逾阿尔泰山,占有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以南的焉耆交界;北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完全占有了匈奴故地。

他们是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之后的第三帝国。

标签: 柔然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