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9-09-05
上党战役简介
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这次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上党战役兵力对比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面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所部在日伪军接应下进占太原和同蒲铁路(大同一风陵渡)沿线城镇后,以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9军军长史泽波指挥第19军第68师、暂编第37师和第61军第69师以及挺进第2、第6纵队(相当师)等部,连同收编长治伪军共1.7万余人,乘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正在向日伪军举行大反攻之际,进占长治及其周围地区,并修筑工事,加强守备。
其军部率3个师主力及炮兵一部共万余人守备长治,其余部队及地方团队部署于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美等地,企图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打通白(圭)晋(城)铁路,扩占整个晋东南,并配合国民党军第一、第十一战区部队沿正太、平汉铁路向石家庄、北平(今北京)等地推进。
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下旬指示晋冀鲁豫军区进行自卫反击,首先歼灭进入长浩地区的国民党军,收复失地,清除解放区腹心之患,以便尔后将主力转用于平汉线(今北京一汉口),阻滞国民党军北进。
同时指出,上党地区6城堡坚垒密,反击须有充分准备,不可草率,宜选择一两城,各个击破,不宜同时攻击;如攻而不克,可围城打援。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上述指示,并针对国民党军第二战区部队孤军深入和分散守备的特点,决心以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军区各1个纵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在5万民兵的配合下,先由北而南逐个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长治守军出援,力求在运动中予以歼灭,尔后收复长治,并相机歼灭可能白太原、平遥来援的国民党军。
上党战役过程
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太行纵队首攻屯留,太岳、冀南纵队设伏打援。11日,长治守军出动6000人增援屯留,中途稍与打援部队接触,即畏惧被歼而退缩长治。12日,攻克屯留。
13日,太岳纵队攻击长子县城时,以太行、冀南纵队打援。但长治守军不敢出援,打援意图无法实现。刘伯承、邓小平当即放弃打援计划,令各部迅速夺取外围各城。至19日,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为我攻克,共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
20日,各纵队开始合围长治。刘伯承、邓小平决心由城的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而在野战中予以歼灭。24日,各部队开始攻城,但遭到史泽波部的顽强抵抗,攻城未果。
由于上党告急,阎锡山急令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第23、第83军和省防军等部共2万余人,由祁县地区向长治增援,以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判明彭毓斌的行动企图后,决定采取攻城打援的战法。以冀南纵队及地方武装佯攻长治,以太行、太岳纵队北上打援,将援军歼灭于襄垣、屯留之间地区。
10月2日,打援部队与增援敌军在屯留西北之王家渠地区遭遇,打援部队立即将彭毓斌所部包围于老爷岭、磨盘垴、榆林地区。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拼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打援部队多次攻击未果。
刘、邓首长遂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加打援,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为避免彭毓斌作困兽之斗,部队攻击时采用“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即在北面敞开一个口子,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
10月5日,彭毓斌部向北突围,太岳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虒亭以北之土落时,堵死敌人逃路。随后,打援部队以跟踪追击、平行追击、超越追击、穿插分割等战术手段,将敌援军各个歼灭,彭毓斌被击毙。
被围困于长治的史泽波见援兵无望,于10月8日乘夜暗从长治向西突围,企图逃向临汾。据此,刘伯承、邓小平急令太岳纵队从虒亭直出沁水之马壁,对敌实行兜击。太岳纵队在“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的鼓舞下,士气旺盛,他们不顾疲劳,忍受饥饿,日夜奔驰。
至12日,终于在沁河以东之将军岭、桃川地区截住了突逃的史泽波部。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部队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上党战役伤亡
太行,太岳,冀南3个纵队攻击阎锡山控制的各个城镇,不出10天,攻克大部分据点。共产党部队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其中生俘3.1万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各种枪1.6万余支。
据中共记载,在上党的整个战役中,中共共歼国民党军第19军、23军、83军等11个师约3.5万人。俘国民党军将官27名,上党战役歼灭的阎锡山部队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上党战役使得阎锡山损失11个师,对于阎部是沉重打击;对于中共,这次战斗不仅解除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直接威胁,而且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实现了中共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预期目的。
从此,中共的晋冀鲁豫地区日益巩固,成为后来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基地,并为后来设立华北局和定都北京奠定了初步条件。
阎锡山失去第19军后,其已经不可能单独据守山西,故不得不请求黄埔系中央军进驻山西,从而结束了阎锡山自民国初年独占山西的割据局面。
上党战役的影响
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国民党军的战例,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歼灭战,这一胜利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次战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为共产党部队今后的作战提供了借鉴,意义十分重大,经验也非常宝贵。
共产党部队在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所以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主要经验是:刘伯承司令员对国民党军情判断准确,战役决心正确,指挥果断;初战必胜的思想明确,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通过兵力的机动转用,以及在次要方向充分发挥地方部队和民兵的作用;确保主要作战方向的兵力优势;利用围城打援、攻城打援、迫国民党军突围等手段,争取歼国民党军于运动中。
上党战役是解放区军民在抗战胜利后,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的第一次大的自卫反击战。它的胜利,不仅给予进犯太行区的阎锡山军以迎头痛击,保卫了上党地区,而且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促进了“双十协定”的签订。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的胜利给予了充分和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