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7-07-26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政府命陆军大沍荫昌 率两镇北洋陆军前往增援。然而,两镇北洋陆军的将领几 乎都是袁世凯的心腹,荫昌指挥不灵。四面楚歌的清政府 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
1911年10月14日,清廷谕令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 抚剿事宜。此时,已“隐居”河南彰德(今安阳市)的袁 世凯却不急于应命,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他要充分利 用这一机会爬上更髙的权位。袁世凯借口 “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 拒不出山。
清廷不得不派徐世昌前往彰德,试探袁世凯“出山”底线,袁世凯提出六条要求: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参与此事件诸人;解除党禁;授予他指挥水陆各军及军队编制大权;供给充足的军费。火烧眉毛,清政府只能答应袁世凯的要求,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统率赴武昌前线的水路各军。这样,袁世凯才同意出山,为清政府解围。随后,袁世凯进驻湖北督率北洋军,11月1日攻下汉口,对湖北军政府形成威压之势。
此前,10月27日,驻防滦州第20镇统领张绍联合第2混 成协统领蓝天蔚等人电奏清廷,要求立即召开国会、组建 责任内阁、改定宪法、取消皇族内阁、赦免国事犯等12条。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阎锡山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 10月30日,昆明新军起义,蔡锷任军政府总督10月31日, 江河日下的清廷颁布“罪已诏”,表示要“维新更始,实行 宪政"。
11月1日,奕劻奏请辞职,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 臣。11月8日,资政院召开会议.正式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 理大臣。5天后,袁世凯进京组建内阁,迫使摄政王载沣退 居藩邸,同时命令攻占汉口的北洋军继续进攻。11月27日,北洋军攻占汉阳,威胁武昌。
袁世凯大权在握之后,开始重新掂量时局3在他看来, 仅靠武力镇压革命党人并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D他决定对 革命派釆取既打亦拉的策略。
12月2日,革命派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击败清军。随 后,各省军政府都督齐聚南京,召开第一次联合会。袁世凯随即对南方进行“和平”试探。
这时,各国公使也开始出面调停。起初,英、德、日、 美等国均保持中立。但是,武昌起义后,各国为了维护在 中国的利益,曾表示要武力助清政府平息“叛乱”,并且极 力支持清政府放权、重用袁世凯,当袁世凯有意停战和谈时,英国驻华公使就联络各国使团,出面斡旋调停。
袁世凯发出的议和信息得到了革命派的积极回应,南 京与会代表决定拉拢袁世凯倒戈,以避免过多的流血牺牲。
从12月17日至31日,袁世凯委派唐绍仪为和谈总代表南下,与各省军政府代表举行了五次议和会谈,史称“南 北议和”。
会谈围绕着停战后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还是实行民主 共和问题争持不下。南方代表给袁世凯开出的议和承诺是, 一旦袁世凯逼淸廷退位,就推举他为共和国的“大总统”。
袁世凯还在犹豫之时,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2月 29日,孙中山以其崇高的威望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临时政府 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蜇就职,宣告中华民国诞生。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袁世凯非常恼火,尽管孙中山在 当选之日致电袁世凯,表明自己只是“暂时承乏”,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就辞职让位。但是,袁世凯并不相信孙中山的话,于是撤消唐绍仪的议和代表资格,并在孙中山宣誓就职当天公开表示,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共和。
孙中山见袁世凯如此表态,便于1月11日宣布亲自督师 北伐。北伐军兵分六路,13日,前锋部队在宿州打败淸军, 攻下战略重镇徐州。这时,各国公开表示支持袁世凯。而 孙中山北伐的主张也遭到了革命党内及临时政府上层多数 人的反对和非难。当各国表示支持袁世凯时,革命党内部 更是担心再度引起外国武力人侵。内外压力之下,孙中山决定让步,再度正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宣布共和, 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 首推袁氏。”
袁世凯也不想再错过机会,他早就急于坐上共和国大 总统的宝座了,清朝内阁总理的位置他已经看不上眼了。 于是,在得到孙中山的再度承诺后,袁世凯就开始逼迫清 廷退位。
袁世凯上奏朝廷,要求淸廷筹集军饷1200万两,声称只有拿出这些钱才能平定大局。对已是一贫如洗的清廷国库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袁世凯同时授意驻俄公使陆征祥,联合清廷各驻外公使致电清室,要求淸帝宣统退位。 这时,王公贵族们组成了 “宗社党”,阻止淸帝退位。随后,袁世凯又以南方政权优待清室的条件试探清廷的反应, 遭到宗社党的反对。为了逼迫清帝尽早退位,袁世凯指使北洋文武官员联名请愿,反对帝制,赞成共和。1月26日, 宗社党首领良弼在京被同盟会投弹炸死,“宗社党”遭到沉重的打击。
炸弹事件当日,袁世凯以段祺瑞等人的名义发出通 电,声称:“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至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威迫,四面楚歌,京津两地,暗杀制动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即生。三年以来皇族之敗坏在百忙之中罪实难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 也,……谨率全军将士人京,与王公剖陈利害,挥泪登车, 昧死上达厂言外之意,清帝如果再不退位,北洋军就要攻 打北京。
宗室亲贵们见大势已去,便四处逃散,有的逃亡青岛、 旅顺,有的躲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
1月29日,袁世凯呈上奏折,敦促清帝退位。这时已经没有谁再公开反对退位之事。2月3日,隆裕太后发布懿旨, 命袁世凯与南方谈判。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最终议定了对淸廷的优待条件: 淸帝辞位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清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给;清帝暂居宫禁,日后退居頤和园;禁卫军划人民国陆军序列,俸饷如旧,等等。
2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优待条例》。12日, 隆裕太后携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了清朝最后一次朝仪,颁发皇帝退位诏书。至此,延续268年的大清王朝 宣告结束,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时代走到了尽头。
返回首页>>>最全面的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