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泊凉2018-10-18
在皇权时代,紫禁城是四面红墙围起来的一座孤城,里面的人想出去,但是出不去,秘密只能靠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唯一的信息通道,就是宫门,而体现着皇宫威严的,也正是宫门。
了解了故宫的宫门,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故宫之谜的钥匙。
紫禁城有四个城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
午门是正门,位置在紫禁城南面城墙的正中。北面的神武门位置在紫禁城北面城墙的正中。南北两门在一条直线上,与紫禁城外门端门、皇城正门天安门、京城正门正阳门、南外城正门永定门都是正对着,都位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
午门的奇特之处还在于正面开三个门洞,左右建两翼式城墙,当中即阙的空间是午门外广场。双观城墙上建联檐通脊廊庑,南北两端各建崇楼一座,为阙上两观,又与午门正楼合为五座,因而俗称五凤楼。
两观的北端东西相向各开一个随墙的门洞,东观下的洞口名左掖门,西观下的洞口为右掖门。进掖门洞口折而北转出口处,与午门正面三个门洞出口处平行。所以午门的门洞从正面看是三个洞口,从后面出口看是五个门洞。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
这样处理是由于有东西两观城墙,不能像承天门和端门那样,在正面开辟五个平行门洞口,而用左右掖门补足。这样既达到五个洞口,又在使用上符合等级制度上的要求。外观灵活而不呆板,整个午门城台有如一个U字形。
午门门楼高达35米。其建筑面积为6583平方米。从古代建筑角度看,午门城阙是唐宋以来皇宫正门形式的延续,两翼合抱,是出自防御更加严密的需要;而从设计上看,是为了突出皇宫的尊严。进承天门以后,又经一道端门,夹道两旁是较低的朝房,到午门前再出现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此阙形成三面包围的封闭性的广场,显得城楼格外庄严和高大,门禁也更加森严。这是作为皇宫的正门要比其他城门显出更为高贵和尊严的气势。
雄伟的午门城楼和两观楼上的廊庑亭阁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四座亭阁式崇楼各有一个镏金的金顶,因此午门又带有华贵气息。它是皇宫千门万户中第一个“高峰”,名义上是正门,实际上并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而是兼有朝堂的作用,所以也叫午朝门。
午门前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举行“献俘”仪式的场所,明清两代自不例外。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后期,无论是“盛明”,还是清代乾嘉盛世,农民起义及少数民族的反抗,一直是此伏彼起。反动的封建统治阶级在镇压和杀戮农民(或少数民族)之后,总要把一部分俘虏押解到北京举行“献俘”仪式。
把俘虏从前门经千步廊、承天门、端门解至午门,沿路禁军森严,充分发挥了这一系列建筑物所显示的凛然至尊的威慑功能。皇帝在午门城楼设“御座”,亲临审视并亲自发落,一面是展示“天威”,一面是鹰犬报功。
皇帝经常对俘虏使用极毒的一手,赦免后让这些战俘或族属在北京划地定居,在皇帝近旁的牢笼下,使他们世世代代再也不能回原籍去“犯上作乱”。据传北京有不少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地方,如魏(维)公村、苗子营、回子营、达智(鞑子)营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北京少数民族的成分较其他一些大城市为多,就是因为有过这么一段段的血泪史。
明代还在午门前举行一种特殊的刑罚——廷杖,这是专为对付封建皇朝的臣子而设。《明史·刑法志》记:“廷杖令锦衣卫行之。”午门前东西两侧设有锦衣卫直房,凡大臣有违背皇帝意愿(即忤旨),即令锦衣卫当场逮捕,并在午门前行刑拷打,然后下“诏狱”等候处决。一般廷杖之后十之八九会被打死。
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个极为昏庸荒淫的皇帝,他的贴身太监是刘瑾,也是他的特务机关——司礼监的头子,兼提调东厂。刘瑾经常假借朱厚照的命令,廷杖异己,最后刘瑾也被拿问,拏列午门前御道东跪,被洗剥反接(即剥光衣服,倒剪双臂捆绑),二当驾官揪其脑发,一棍插背挺直,复有一阔皮条套其双膝扣住,五棍一换。午门前的廷杖大致如此。刘瑾廷杖后遭处决,他生前勒索搜刮来的大量财产——黄金、白银百万两以上,以及不计其数的财宝,则统统归朱厚照所有了。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东侧陈钟,西侧置鼓。鸣钟击鼓的时辰都有讲究。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时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方可钟鼓齐鸣。
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破例得以荣幸地出入此门的只有两种情形: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入一次;殿试考中前三名的,也即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通过。
在明朝,正月十五午门要悬灯赐宴百官。此外,皇帝在立春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明清时期,立春还会在这里举行献春山、春牛的活动,象征春耕和丰收。
除午门之外,午门广场周边共设五个门。正南为端门。午门两观城台南侧,东为阙左门,西为阙右门。阙左门、阙右门之南为连檐通脊朝房各42间。东朝房南侧为太庙右门,西朝房南侧为社稷坛左门,相应地,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两门之南各有朝房五间。
午门前两座值房是侍卫值班的地方。清朝时对皇宫安全保卫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门禁制度规定,无论王公大臣还是奴仆杂役都不可随便行走。每座宫门都对可从此门出入的人登记造册,违反规定的无论出入者还是守门者都会受到重罚。除此之外宫内还制定了宿卫制度、门钥制度、合符制度等一系列警卫制度,以保证宫中的安全。
紫禁城的东西两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并不是处在城的中段,而是偏南。这种安排是由于宫殿建筑布局上的要求。
紫禁城里的宫廷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所谓外朝就是三大殿,内廷则为三宫和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的区域。宫殿布局愈近内廷愈严密。如果把东西两门开辟在城墙正中,那就会处在内廷心脏地带,同时又处于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宫廷处理日常政务极多的地方。
午门只有举行大典才开启,平日官员出入多走东华门,西华门直通西苑,是内监司事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因此形成东华、西华两门和午门接近的局面。
午门之后出现一个广场式的庭院,面积约2—3万平方米,当中横亘一道内金水河,由西蜿蜒而东,整个河道由玉石栏杆围护。当中有五道玉石雕砌的石桥,河流弯曲形如玉带,因而又名玉带河。
设计这样大的一个庭院,又开挖这样一道内金水河,从建筑角度来看是大阖大开的手法,是在到达金銮宝殿之前的一种渲染。河道在午门和太和门(原名奉天门,明嘉靖朝改皇极门,清代改为太和门)之间起了隔断作用,而内金水桥又成为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
太和门是太和殿的大门,如果离午门太近,那就会被这一座高大的建筑群所压制,而有损它的独立性。于是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庭院并加一道弯形河道使之与其隔开,以突出太和门的地位,而五座石桥又成为它的前奏和纽带。太和门虽比午门低,但通过河与桥的衬托、渲染,反而增加了气魄。
太和门是一座崇基的殿座。面阔七间、横广58.82米、纵深30.43米,是紫禁城内最晚重建的建筑(清末1885年遭雷火焚毁,光绪大婚后重建)。一般说来,皇宫里的正门都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这个太和门也称为大朝门,是作为殿堂使用的设朝之所。所谓“御门听政”就在这里举行。
太和门前的建筑以及装饰物也较突出。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基下的一对色泽斑斓的铜狮。高大身躯踞坐在汉白玉台座上,造型威武优美,给大朝门增加了壮丽严肃的气氛。
门左还有一座小石亭,据说在颁发诏书时,先将诏书放在亭内,所以又称诏书亭。门右有一石匣,在《郎潜纪闻》中记载里面装有五谷、红线、金银元宝之类。有的记载说它和宫殿正脊所放置的“宝匣”同类,属于“厌胜”之物(即镇物)。
如果把诏书亭和盛金银五谷的石匣对比,倒反映出封建皇朝对劳动人民的一取一予,给予百姓的是发号施令;取于百姓的则是钱粮布帛。所谓“御门听政”无非是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最高形式而已。
清代早期时在此听政,就是将臣下所上的奏折,阅臣拟出的两三种批示,由于皇帝在阅看时未能作出同意或决定用其中某一条,而定期在朝门御门听政时再最后决定。
太和门前庭院东西都有对称的廊庑。东廊辟一门叫左顺门(后改会极门,清代改名熙和门);西廊辟一门叫右顺门(后改归极门,清代改名协和门)。这两座门都通东华、西华两门。
此外,和太和门平行的还有两座角门,都通太和殿庭院。东角门后改弘政门,清代改名昭德;西角门后改名宣治,清代改名贞度。
据明代所绘宫殿图,太和门左右原是斜廊式建筑,外观玲珑华丽,与玉带河相互交映,宛如一幅用界线画法所绘制的仙桥楼阁的画卷。现在的太和门左右却是太和殿南庑的后檐砖墙。比起明代建筑显得森严呆板。
这种形状是清初所变革,由于是清朝满族上层统治集团所建,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所以在皇宫中加强防御性措施,就使原来的开敞式廊庑变成封闭式砖墙了。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代曾叫玄武门,清代为了避讳康熙皇帝玄烨的“玄”字,改为神武门。
神武门是皇家的报时台,原来门楼上设有钟鼓,黄昏后鸣钟一百零八声,而后起更,打更击鼓,至次日拂晓再鸣钟,为在紫禁城居住的帝后们报时。但是皇帝居住在宫中时,神武门楼上不鸣钟。此外,皇帝外出巡幸也出此门。清代选秀女时,备选的女子均由神武门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