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橘子2019-11-29
李鸿章从小就是个暴脾气,血气方刚,恃才傲物,凡事都要出头,不肯居于人下。因为这种性格,李鸿章在最初办团练时得罪了很多人,以至到了不容于乡里的地步,无奈之下,才以故人之子的身份投入曾国藩的湘军(湘勇)。
曾国藩作为李鸿章的老师,非常注意打压李鸿章的傲气。仅因吃早饭迟到的过错,曾国藩便狠狠地批评和教导过李鸿章,让李鸿章对曾国藩心悦诚服。
不过,李鸿章天生傲骨,他服曾大帅一人,却不表示他也看得起曾国藩的其他幕僚。就好比孙悟空尊重唐僧,但要他居于猪八戒之下,那可是万万办不到的。刚好曾国藩的幕中,不乏左宗棠、彭玉麟等能力出众,性格也同样火爆之人。如此一来,李鸿章与曾国藩其他幕僚间的纷争,便难以避免了。
李鸿章与彭玉麟之间发生冲突,除了他们都是心高气傲之人外,还与两人籍贯不同有关。湘军,顾名思义,军中以湖南人为主。李鸿章一个安徽人混杂其中,就容易因为这个问题引发矛盾。
根据刘体智《异辞录》的记载,有一天曾国藩召集幕僚讨论军务,彭玉麟在评论军事之时,谈到了安徽籍人士的话题,大抵是安徽人打仗不够勇猛云云。
李鸿章对这种说法很不认同,于是以彭玉麟的父亲曾在安徽合肥任职为由,对彭玉麟反唇相讥。彭玉麟闻言大怒,伸手便打李鸿章,两人出拳互殴,至扑倒在地。直到后来帐中众人上前劝解,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这一系列的风波,让曾国藩意识到,对李鸿章的教育,不是吃一顿饭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多番提点。
后来,曾国藩便常用微言大义的手段,对李鸿章进行教育,让他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道理。
有一天,曾国藩把李鸿章叫到帐中,向李鸿章传授自己多年来总结的一套做人的秘诀,名为《挺经》。后来李鸿章年迈时,还对老师曾国藩当年教授自己的往事记忆犹新,并津津乐道地把故事讲给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听。
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载,有一天他和李鸿章说起曾国藩的往事,李鸿章谈到了当年曾国藩传给他的十九条《挺经》,乃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其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讲的是一个如何为人处事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翁,请了贵客到家里吃饭,让儿子一早到集市上买菜。可是过了巳时(上午11点),儿子买菜还没回来,老翁心急之下,便出门查看。
到了村口,老翁发现儿子就快到家了,只是挑着菜担站在水田的田埂上,与对面而来,同样挑着货担的人僵持在那里,谁也不肯让谁。
老翁见状,便上前劝解。因为对面那人个子较高,老翁请他到水田里避一避,让他的儿子先过来,以免弄湿瓜菜。但对面的人却说,你担中瓜果不值钱,可我担子里是贵重物品,万一沾水,便一文不值了。因此那人也不肯想让。
老翁见状,便说既然如此,那由我下水田,你先把担子交给我顶在头上,便可空身岔过我儿,我再将担子还给你如何?那人见老翁果然准备脱鞋下水,也不好意思让老人如此费事,便说不用劳烦老丈,我下水田让你儿先过便是。一场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曾国藩这条《挺经》,虽是教人遇事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却并非让人无条件地退缩。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那名老翁,所谓“挺”,就是遇到难题时,自己必须先不畏困难,挺身而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刚柔并济,方是处事大道。
李鸿章也自称,从曾国藩处学习的《挺经》,让其获益良多。“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并且这种遇大事、难事时挺身而出的性格,也一直伴随了李鸿章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