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20-09-03
你知道清朝的正一品官员有哪些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清朝从入关以后,沿用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将所有文武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级”。一般来说,正一品最高,从九品最低。在正一品之上还有“超品”官员,在从九品之下还有“未入流”官员。
正一品官员有哪些呢?
在文职京官里,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在文职外官里,有以殿阁大学士身份兼任总督者;在武职京官里,有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在武职外官里,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其中,太师、太傅、太保这3种正一品官员,名头非常响亮,手里却没啥实权,类似于摆设。
其实,在很久以前,太师、太傅、太保是属于地位最尊、身份很贵、权力很大的三个官职,合称为“三公”。《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为了天地和谐、阴阳平衡,周朝才在天子之下,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由此可见,“三公”的重要性。
在“三公”之中,又以太师最尊贵。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有一个人叫闻仲,是纣王手下的重臣,封为太师,人称闻太师。闻太师法力无边、位极人臣,连纣王都对他有几分忌惮。后来,闻太师西征西岐时,被云中子所炼的通天神火柱烧死,敲响了纣王灭亡的丧钟。
而在周朝这边,封为太师的是吕尚,即我们熟知的姜太公。姜太公的事迹我们很熟悉,就不更多介绍了。到了西周晚期,还出现了伯太师和仲太师。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顶梁柱。
太傅的地位仅次于太师。在周朝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曾经担任太傅一职,作为朝廷的辅佐大臣和周成王的老师。周公旦在周成王年幼时,摄政七年,完善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等一系列制度,为周朝800年统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太保的地位又次于太傅。在周朝时,担任太保的是周召公,监护和辅弼周天子。
在周朝之后,“三公”在多数朝代有设置,汉朝、晋朝、南北朝,以及后来的隋朝和唐朝时,均以太尉、司徒、司空作为“三公”。宋朝以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元朝、明朝、清朝,均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在明仁宗朱高炽之前,不管是“三师”还是“三公”,都是朝廷里位高权重的重臣,手里有一定的实权。但在明仁宗朱高炽之后,“三公”就逐渐成了一种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为立下大功的文武大臣的加官、赠官,相当于荣誉职位。
清朝时期,太师、太傅、太保多为皇帝为去世的大臣追加官职所用。
1852年,咸丰皇帝的老师杜受田病逝。咸丰皇帝闻讯,异常悲痛,追加恩师为太师大学士,还赐予最高规格的谥号“文正”。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是晚清中兴名臣,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他们去世后,都被追加为太傅。这显示出朝廷对他们格外的优待。
清朝在世期间就获得“三公”官职的人,屈指可数。曹振镛是其中之一。
曹振镛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在平定张格尔叛乱时,曹振镛奉命入直南书房,为道光皇帝提供军机策略。张格尔被俘获后,曹振镛由太子太师晋升为太保,荣登“三公”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