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8-07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贞元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被贬至江州。842年,他以刑部尚书致仕还乡,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章文字贴切,平易近人,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理解。晚年的白居易寄情于诗酒,自号为醉吟先生。他曾与元稹互相酬咏,人们号为“元白”;后又与刘禹锡齐名为“刘白”。著作有《白氏长庆集》等。
白居易——谦虚执着终成才
姓名:白居易
生卒年:772—846
籍贯:下邽(今陕西渭南)
白居易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慧。传说,他出生后才七八个月就能识别“之”和“者”等字,三四岁时便学着写诗,并且能够辨别声韵。尽管有如此好的天赋,但他一点也不骄傲,而是更加努力,精益求精。白居易的家人以及周围的亲友也经常给予他很大的激励和督促,这使得青少年时代的白居易读书格外用心。
6岁那年,白居易正式入学读书。他学习异常刻苦,往往是白天练习写赋,晚上则又攻读经史子集,中间学习累了就试着写几首诗。直到累得实在睁不开眼睛,才肯上床休息。他听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是把每一篇都反复地读许多遍。白居易长期坚持朗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于口舌生了脓疮。他伏案读书时,累了就用双肘支撑身体,久而久之,臂肘上长了一层厚厚的茧。白居易读书求学时付出的艰辛可见一斑。尽管如此,他的进步仍然很慢,这让他十分苦恼。
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告诉他:“进步得慢不是因为你笨,也不是你下的功夫不够,而是你学习的方法不对。读书人最忌讳读死书、死读书,那样的话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读书要讲求活学活用,这样学问才会有长进。”听完老师的一番话,白居易如梦初醒,从此一改从前的学习方法。老师教的每一篇诗文,他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要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深层含义。有的时候,某一句话在课堂上领会不了,他就在回家的路上加以揣摩,甚至躺在床上还在苦苦思索。一旦眼前一亮,明白了,便兴奋得不得了。
由于受家庭文化熏陶和感染,他从小喜欢诗歌,对古人的名篇更是百读不厌。他不仅读,还用笔抄下来,以便于反复吟诵。另外,白居易无论到哪里都是笔墨纸砚不离身,因为他要随时记录刚听到或看到的名句、佳篇,有时候也把自己的情感写下来。兴致来了,他还要高声诵读记下的东西。不管是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天,他始终保持着这一良好的习惯。
看着他投入的样子,同学们很是不理解,总是说:“何必要那么用功,这不是跟自己过意不去吗?不要当拼命三郎吧!”白居易却说:“要学习诗文,不背诵,不仔细揣摩,不下苦功夫怎么行呢?”说完,他又开始埋下头做学问。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攻读诗书时,又遭遇了一系列变故。
白居易不到10岁的时候,河南一带的局势动荡不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10余州郡,虎视天下,眼看社会就要混乱。这时,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升任徐州别驾,他打算送儿子到南方避乱。未曾涉世的白居易离开家园,随着滚滚南下的避难人潮来到陌生的南方。举目无亲,其凄惶的心境可以想见。但这一切不足以让他消沉,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反而使他接触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开阔了视野,为创作诗歌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后来,白居易到了长安,但总是漂泊不定。他时而居长安,时而居他处。他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结交了许多诗人,与他们共同切磋诗艺,使自己的诗歌创作技巧又有很大长进。
白居易觉得自己的诗比以前好多了,只是语言还不够通俗易懂。为了使自己的诗歌更通俗,他每写完一首诗就先念给不识字的人听。一次,他把一篇刚写好的诗歌读给一位在树下乘凉的老妇人听。这个老妇人听完后琢磨了半晌也没弄懂。最后,她感到很厌倦了,就对白居易说:“我听了这么久,也没有搞明白你读的是什么,你还是找别人去吧。我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老人看着白居易窘迫的样子,就开导他:“其实也没什么,只要你把它改一下就好多了。我不识字,懂得少,你自己看着好就行了。”白居易立刻感到羞愧难当。他想,自己写的诗别人看不懂,那有什么意义呢?他将这篇诗稿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老人完全明白了,他才定稿。
经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白居易的写作功底愈来愈深厚,他本人也终于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始终关心民间疾苦。白居易在杭州时,主持修筑湖堤、疏浚水渠,造福百姓。当他离开杭州时,人们泣涕相送,依依不舍。
白居易不只是以丰富的现实主义诗作推动并发展了“新乐府运动”,而且在诗歌理论方面为诗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理论纲领,进而形成一整套现实主义诗论。
成才启示
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适时加以改正。
执着的精神造就了一代伟大的诗人。
勤奋刻苦,再加上好的方法,才能进步得更快。
推荐专题》》中国名人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