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8-09-17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纷,人民渴望能有英雄出世,给人民以太平,由此各种起义军中的将领,其故事都被添加了不少神话色彩。
施耐庵,本名施彦端。施耐庵从小聪明,但因为家贫,施耐庵只能自学。十三岁时施耐庵才进私塾读书,但他学习刻苦,年纪轻轻便博古通今,经史子集、诗词曲赋、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无一不精。
施耐庵像
施耐庵十九岁考中秀才,并娶妻季氏。二十九岁考中举人。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三十六岁的施耐庵与明初功臣刘伯温同榜考中进士,并结为好友。
后来施耐庵被任命为钱塘县尹。元朝时汉人地位低下,而元人往往占据高位,施耐庵的顶头上司就是元人达鲁花赤。达鲁花赤为人骄横专断,施耐庵在他手下做事,处处受制于他,很不得志。
在一次替穷人申冤反而遭到达鲁花赤斥责后,施耐庵毅然辞官回家,在苏州开馆授徒。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贩卖私盐的张士诚率兵反元,其属下大将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张士诚又屡次听闻施耐庵的文韬武略,于是再三邀请施耐庵到他幕下参与谋划。
施耐庵为张士诚屡出奇谋攻城略地,但是张士诚为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且贪享逸乐,施耐庵又在张士诚投降元朝之事上与张士诚发生了激烈冲突,逐渐对张士诚失去信心,遂辞别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游学山东、河南等地。
后来施耐庵在好友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的东林庵中坐馆,一边教书,一边开始创作《江湖豪客传》。
有次,施耐庵在写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中的头陀敲木鱼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中珍藏有一个木鱼,于是问好友徐骐:“为何你这庵中的木鱼会像宝贝一样珍藏?”徐骐说:“当初庵里住着位高僧,他每次念经都敲着木鱼,导致木鱼中间都敲出了块凹陷,留着这木鱼,就是告诫学子读书、做学问都要专心致志。”
施耐庵听后连连称是,并说:“我们写书,也是要有这种锲而不舍、能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事后,他写了“耐庵”二字,贴在门楣上,别人不知其意,便称他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后,他便自己改名为施耐庵。后朱元璋发兵围困苏州,张士诚兵败身亡,为了避免被牵连,施耐庵举家迁到兴化白驹场,专心创作。
《江湖豪客传》取材于北宋年间宋江以三十六人纵横河朔,京东数万官军无人能抗的故事。当时在民间已有流传,说书人的话本中就有“花和尚”“青面兽”“武行者”等形象。施耐庵将这些民间话本整理加工,将三十六员将领发展成为一百零八位将领,并糅合了明初各路起义军将领的影子,再加以丰富。
成书后,施耐庵觉得“江湖豪客传”这个书名略有欠缺,弟子罗贯中建议改为“水浒传”。“水浒”即“水边”的意思,又有“在野”的含义,《诗经》里也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施耐庵觉得此名很好,遂将《江湖豪客传》改名为《水浒传》。
传说《水浒传》开始成书时只有七十回,并在民间流传,施耐庵的好友刘伯温将《水浒传》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读后,认为《水浒传》是倡导造反的书,写书的人必定有反叛之心,必须除去,便派人秘密逮捕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狱中知道缘由后,又补写了《水浒传》的后五十回,就是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替宋朝征伐王庆、田虎、方腊,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四分五裂。
朱元璋认为此书不再提倡造反,就释放了施耐庵,但是《水浒传》仍被禁印。
施耐庵出狱后,身体逐渐变差,后来就客死淮安,时年七十五岁。
弟子罗贯中整理施耐庵的遗稿,想在当时的出版中心福建建阳找家刻书社刻印,但是当地却无人敢印。罗贯中只好将《水浒传》重新整理后,等待时机再来刻印,但不久罗贯中也因病去世。
到了嘉靖年间,《水浒传》才得以刻印,逐渐流传开来。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合称明代四大奇书。而其作者施耐庵也与《水浒传》一起留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