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8-10-18
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颜真卿写的《劝学》,反映出他的学习态度。他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年少时学习勤奋,家贫缺纸笔,就用笔醮着黄泥水在墙上练字;长大后学识渊博,有才华,尤其擅长书法。
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遍临魏晋名家书迹,书法自成一格,结体宽博、气势开张,人称“颜体”。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稳健厚重,用笔浑厚强劲,大气磅礴,筋骨遒劲,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也遒劲有力,点画飞扬。传世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臧怀恪碑》《郭家庙碑》《大唐中兴颂》《颜氏家庙碑》等,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等。
书法一向有“字如其人”之说。宋代太学博士评论颜真卿的书法“如忠臣义士,正色临朝,临大节而不可夺”。欧阳修也称赞颜真卿的书法如同“忠臣烈士,道德君子”。这些评议,既是对颜真卿书法特点的夸赞,也是对他人品的赞誉。颜真卿的确一生忠烈,道德高尚,深为人们景仰。
颜真卿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人称“颜鲁公”。因反对权臣的不法行为,他曾几次被贬官。
五原郡有桩冤案,长期不能决断,加上天旱,民众不满。颜真卿一去就平了冤案,接着天就下雨,人们欢呼为“御史雨”。河东郡朔方县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不安葬,实在不孝。颜真卿奏本弹劾他,皇上下诏郑氏兄弟终身不再录用。
在抚州任职五年,颜真卿关心民众疾苦,疏通淤塞的抚河,建起护田长坝,既解除了水患,又能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建祠庙纪念他。
颜真卿在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时,觉察到安禄山要造反,借口久雨防涝,加固了城墙,加深了护城河,暗中组织健壮男子练兵,储备粮食;而表面上他却很放松,整日与宾客泛舟喝酒吟诗。安禄山反叛时,攻陷河朔,只有平原郡城池坚固又有准备,无法攻破。
后来,颜真卿招募万名精兵,联络颜杲卿起兵抵抗安禄山。附近十七郡响应,推举他为盟主,合兵二十余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
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受奸相卢杞唆使,派七十五岁的颜真卿去劝谕。许多文武官员都为他担心,颜真卿却很坦然,觉得为国赴难,义不容辞,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李希烈软硬兼施,用尽谩骂、威胁、利诱、火烧、囚禁等手段,逼他投降担任宰相,企图利用他的德高望重,为自己称帝收服人心。颜真卿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第二年被李希烈缢死。听到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三军将士痛哭失声。唐德宗沉痛下诏,举国悼念。
颜真卿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是书法与人品完美结合的典范,因而享誉千秋,为后人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