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如何评价李靖?

文二2018-11-15

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李靖?本文小编将为你介绍唐朝杰出军事家李靖的功绩吧:

李靖生平简介

李靖(570~649),原名药师,唐朝开国名将。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被俘,行将诛杀,李世民力救得释,召入幕府。后立下战功,被授为开府。李世民即位后,李靖历任刑部、兵部尚书、检样中书令。后平定北方立下战功,被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后长期养病在家,不见宾客。贞观十一年(637),改封卫国公。二十三年卒,时年七十八岁。李靖用兵善于料敌,临机果断。著有《六军镜》三卷,已佚。

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如何评价李靖?

李靖的故事

一、因祸得福 遇主逢时

李靖少有文武才略。其父李诠是隋朝赵郡郡守。李靖身材魁梧、俊貌清秀,青少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史书,勤练武艺。他曾对与之亲近的人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以功名取富贵,不必去做咬文嚼字的书生。”隋朝名将韩擒虎是李靖的舅父,常与其谈论兵法武艺。韩擒虎常在别人面前对李靖赞不绝口:“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韩擒虎还悉心传授李靖武艺。李靖也非常勤奋,除了研习兵法,还刻苦演练弓马之术。

一天,韩擒虎看李靖练完三十六路枪法后摇了摇头。沉思了片刻,韩擒虎对李靖说:“给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我要考你。到时候我站在校场上,两耳各挂一个小铁环,头上再放一枚铜钱。你必须快马从我身边跑过,两枪就把两个铁环挑下来,接着再来一个回马枪,把我头上的铜钱戳下。你要知道,如果枪法不准,我就会死在你的枪下。”韩擒虎说完,转身离开了校场。李靖静下心来犯了一阵嘀咕后,立即操枪纵马练了起来。三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考试这天终于来临。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靖待舅父准备就绪后,操枪跃马,马起枪落,两个铁环眨眼工夫被挑飞,接着一个回马枪又戳落铜钱。后又轮番几次,次次稳当挑戳。特意为这次考试剃了个光头的韩擒虎高兴至极,满意地奖赏了李靖。

二十岁左右,李靖从军,后步入仕途,担任地位很低的长安县功曹。三十岁时,任兵部驾部员外郎。这期间,李靖的才略得到了吏部尚书牛弘、宰相杨素的赏识。牛弘曾怀着赞赏的心情对他说:“李靖,王佐之才也!”杨素有一次也指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此座,卿终当坐也。”

隋大业年间(605~617),李靖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大业十三年(617),留守太原的李渊父子正在密划起兵谋反。李靖察觉到李渊密谋起兵,立即前往江都,准备把这事密告正在那里巡视的隋炀帝。抵达长安时,道路堵塞,未能到达宫中。这时,李渊父子已举兵太原,迅速攻占了长安,李靖被俘。后来,李渊决定处李靖以死刑。临刑前,李靖大声说道:“你李渊起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以成大业,为什么要以私怨斩杀壮士?”李渊听了,很佩服李靖的胆识,加之李世民屡次说情,李靖得以免死获释,归于李世民幕府。从此,李靖随李渊父子东征西讨,可谓因祸得福,遇主逢时。不久,李渊在长安建唐登基,改元武德,是为高祖。李靖因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立下大功,唐高祖李渊封赏他开置府署,设置官属。

二、平定萧铣 安抚岭南

武德二年(619),唐高祖命李靖率军南下,准备征讨正带领数万人马进攻夔州开州(今四川开县)的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不巧路上遭遇萧铣。萧铣是南朝梁皇室的后裔,隋末混乱之际,趁机占据了江陵,拥兵四十万,控制了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由于萧铣的阻挡,李靖无法开往夔州,驻守夔州的赵郡王李孝恭迎战失利。唐高祖大怒,密令陕州都督许绍斩了李靖。许绍认为李靖是个有才之人,请求唐高祖赦免,李靖才得以活命。没过多久,李靖率八百士卒偷袭冉肇则大营,继而设伏兵于险要,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枪挑冉肇则,俘敌五千余人。唐高祖闻讯后高兴地对大臣们说:“李靖八百击败敌酋所率万余众,堪当奇才。使功不如使过,他果然立了大功。”并写了一首敕令给李靖,说:“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从此,唐高祖开始重用李靖。

武德四年(621)正月,李靖经过一番深思后,向唐高祖献上十策,以攻取萧铣。唐高祖对他的战略极为赞赏,于是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李孝恭长史,负责军队的指挥。李靖立即召来巴蜀酋长子弟,因才授任,置之左右,看上去是提拔重用,实则是扣为人质,以稳定巴蜀局势。

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如何评价李靖?

九月,李靖兵分四路自夔州而下。正值江水猛涨,诸将建议水势减缓后再行军,李靖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刚开始集结,萧铣还不知道,如果趁江水上涨时突然进抵其城下、掩其不备,擒获萧铣就可在此一举,机不可失!”李孝恭听取了李靖的意见,遂乘两千余艘战舰顺江而下。十月,抵达夷陵。萧铣部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驻于清江,李孝恭建议打清江。李靖认为文士弘是名将,不可硬战,应待其气衰,再奋力进击。李孝恭不听,命李靖驻守大营,亲自率军出战,结果大败。文士弘的军队小胜后趁机抢掠,阵势混乱。李靖立即指挥将士出击,一举击溃文士弘,获战舰三百余艘,杀敌近万人。

击败文士弘后,李靖乘胜而下,率五千精兵围攻江陵,萧铣投降。这时,诸将建议没收萧铣将士以及战死者的财产,以犒赏将士。李靖不赞成这些建议,他说:“王者之师,应该宣扬忠义,为萧铣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乃是忠臣。至于归降之人,更不应惩罚,因为萧铣控制的地区还有许多尚未归附,我们应该宽大为怀,来收服人心。”于是李靖严令要对江陵秋毫无犯,犯者必斩。因此,江陵城中人心安定。江汉地区州县获知消息后,纷纷归降。

萧铣平定后,唐高祖论功封赏,授予李靖上柱国,封永安县令。十一月,又封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并授予“承制拜封”的特权,代表朝廷任命地方官员。李靖所到之处,招抚诸州,共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岭南之地尽为唐朝所有。紧接着,唐高祖又任命李靖为检校桂州(今广西桂林)总管,镇守岭南。

三、统一江淮 击败突厥

武德六年(623)八月,由辅公祏领导的江淮农民起义军,在归顺唐朝后不久又重新反唐。辅公祏在江南自封皇帝,并举兵向海州、寿阳进发。唐高祖闻讯后,立即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元帅,率军由西、南、北三面包围江淮军。

武德七年三月,唐军抵达舒州,辅公祏部将冯慧亮、陈正通屯兵博望山和青林山,坚守不战,两军形成对峙之势。李孝恭召集诸将商议进攻之策。大多数将领认为,舒州有强兵把守,又占有水陆险要,如果强攻,一时难以取胜,建议绕道取丹阳(今江苏南京),丹阳一败,冯慧亮等将不战自降。李靖不同意这一战略,他说:“现在博望诸塞尚且不能攻破,辅公祏据守石头(指南京),岂是容易攻取的!如果进攻丹阳,久攻不下,冯慧亮威胁我们的后背,使我们腹背受敌,那更危险。”他接着说,冯慧亮不是不想战,而是受辅公祏之托必须据险固守,以拖延时间,待我师老兵衰,再攻打我们。我们现在以衰老士卒攻打他,正是时候。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以老弱士卒攻打冯慧亮。冯慧亮率军出城追击,被埋伏在途中的李靖大队人马打个措手不及,遂遭惨败。随后,李靖率水陆大军直逼丹阳,辅公祏得知前方军败,弃城而逃,在浙江武康镇被俘。经此一战,江淮军被彻底镇压,唐朝基本统一全国。

收复江淮后,唐高祖在丹阳设立东南道行台,任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没过多久,行台制度废除,改设扬州大都督府,李孝恭任扬州都督,李靖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协助都督李孝恭治理江南。

武德八年(265)八月,突厥进犯太原,刚刚当了一年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李靖奉命北上,投身于反击东突厥的战役。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军万人屯守太谷,诸军皆败北,唯有李靖获胜而归。次年四月,突厥又进犯灵州(今宁夏中卫、中宁以北地区),李靖又奉命率军抗击,在青铜峡附近与突厥展开激战,突厥战败。不久,唐高祖设立灵州大都督府,命李靖任灵州大都督,料理北方防务。武德九年,唐高祖让位给李世民,是为唐太宗,改元贞观。不久,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后又任命他为代理中书令,当了宰相。

四、再建功勋 一代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为了让周边疆界不再受东突厥的不断袭扰,决定对东突厥进行大规模的打击。贞观三年(629),唐太宗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总管,率十几万大军分兵四路,大规模征讨东突厥。

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如何评价李靖?

一天深夜,李靖以其大智大勇率精骑三千,从马邑直取恶阳岭,夜袭颉利可汗牙帐。颉利可汗以为唐朝倾全国之兵来攻,慌忙带着手下兵将逃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李靖不战而下,迅速攻下定襄。唐太宗听到捷报后赞扬李靖说:“汉李陵以步卒五千抵御匈奴,然终归降于匈奴,尚青史留名。今李靖以轻骑三千攻占定襄,威震北方,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盟的耻辱!”

颉利可汗逃到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后,为了取得喘息机会,以图反扑,便派人到长安,假意向唐太宗求和。身在前线的李靖知其有诈,立即果断决定率先头军乘雾再袭突厥。深夜,李靖亲率一万精骑悄悄尾随在出使突厥的唐使后面,随后突袭了颉利可汗牙帐,消灭突厥兵一万多人,俘虏突厥男女十八万,获牲畜数十万头。颉利可汗率残部北逃,李靖率军穷追不舍。贞观四年(630)三月,颉利可汗被俘。至此,强大的东突厥汗国被灭亡。捷报飞传长安,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不久,东突厥、薛延陀等部的郡长都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为此大赦天下,并进封李靖为代国公。

在剿灭东突厥的战争中,李靖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但御史大夫萧瑀却上奏唐太宗,以李靖“破颉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宝,掳掠俱尽”之由,要求弹劾李靖。唐太宗下敕书免予弹劾。李靖入宫进见,唐太宗严加斥责。李靖没有辩解,顿首叩谢。不久,唐太宗知道上了小人谗言之当,对李靖说:“以前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现在我知道自己上了当,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贞观四年(630)八月,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再次做了宰相。

如何评价李靖?

李靖做了宰相后,身居富贵,但他为人厚实,态度恭谦,从不盛气凌人,被唐太宗誉为“一代楷模”。贞观八年(634)正月,唐太宗命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巡察各地。李靖为畿内道大使。十一月,因足有疾,李靖奏请辞去宰相职位。唐太宗允许,并给他特殊礼遇,只要病情好转,每两三日可去政事堂参加宰相会议。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

不久,占据青海的吐谷浑进犯边关,唐太宗决定大举讨伐吐谷浑。因满朝武将无人敢担此重任,唐太宗便对侍从说:“李靖能复起为帅乎?”已经六十四岁的李靖得知后,主动请求出征讨敌,他对唐太宗说:“臣虽年老,尚可一征。”唐太宗遂任命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大军数万,分五路直逼吐谷浑。吐谷浑部听说唐朝大军来到,慌忙尽燃草原向西逃去。李靖采纳侯君集的建议,分兵两路,不顾粮水短缺,紧追不舍,终于击溃吐谷浑王伏允。伏允逃入大漠后,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而死。伏允的王子慕容顺在与李靖交战中,被李靖一枪挑于马下,遂举国投降。李靖大获全胜,凯旋返朝。

在征讨吐谷浑的战争中,盐泽道部管高甑生延误军期,被李靖以军法论处。凯旋归朝后,为报私仇,高甑生诬告李靖谋反。后来唐太宗以诬告罪将高甑生流放边疆。因此事在李靖的心中留下了一些阴影,此后,李靖闭门不出,杜绝宾客。贞观二十三年(649)初,李靖病情加重,唐太宗曾亲自前往探望。五月,李靖病死于家中,时年七十九岁。为表彰他击灭东突厥、征服吐谷浑的辉煌战功,唐太宗特命将他陪葬昭陵,并赐谥号“景武”,把他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

李靖生平简介李靖的故事如何评价李靖?

李靖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还是一位对武功很有研究的武术家,并以“李家枪”闻名于天下。李靖还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兵书多部,但大多已散佚,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卫公兵法》等兵书。《唐太宗李卫问对》在北宋时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是中国古代兵学宝典。

标签: 李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