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8-24
晁(cháo)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
晁补之自幼聪明好学,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将他视为神童。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到杭州做官,晁补之将在杭州所见写成《七述》一书,并拿去给时任苏州通判的苏轼看,请求指点。苏轼原本也想写一本关于杭州的书,见了晁补之的《七述》,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晁补之由此知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与他同时上榜的,还有好友廖明略。这一天,廖明略对晁补之说:“反正现在放假了,不如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啊?”晁补之问。
“你去了就知道。”
廖明略要带晁补之去见的,是他的一名歌妓田氏。二人到来的时候,田氏以为只有廖明略要来,没有来得及梳妆,只有一边照着镜子,一边与二人说话。晁补之见田氏貌美,心里十分喜欢,可田氏是友人所爱,于是只在一旁陪着二人聊天而已。后来他写了一首《下水船》,表达自己当日的情怀:
上客骊驹系,惊唤银瓶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髻。凤钗坠,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
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领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愔愔密意,空作江边解佩。
晁补之后来调任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年任太学正,后升为秘书省正字,又迁校书郎。元祐七年(1092年),晁补之任著作佐郎。
元祐末年,晁补之卷入党争,被排挤出京城。绍圣元年(1094年),晁补之到济州做了知州。当时有一群强盗大白天抢劫街巷,正好被晁补之撞见。晁补之天生过目不忘,他将这些强盗的衣貌特征一一记下。
这天夜里,他宴请宾客,将负责缉拿强盗的官员叫来,说要他们抓捕白天做恶的强盗。官员们一听就找不着北了,说:“大人,我们还没有调查清楚强盗的行踪,就连强盗的相貌都不知道,所以抓捕工作无从下手啊。”
“无妨。他们的姓名、相貌我都记得,这些人往往是有案底的,一查就知道。”晁补之说。于是他将强盗的特征描述给办案人员,又布置抓捕工作。结果这顿饭还没吃完,强盗就被缉拿归案了。
后来,晁补之也因修《神宗实录》之事被贬官。此后他的官职有升有降,在党争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为官的初衷,他在河中府做了很多有益百姓的事。后来,百姓还画了他的像来供奉。
大观二年(1108年)遭罢免后,晁补之回家修了一座园子,取名“归来园”,自号归来子,以陶渊明为榜样隐居。大观末年他终于摆脱了党争被重新起用,做了短暂的知州,不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