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2018-11-08
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后的当天就当上了皇帝,那时他38岁,太祖的长子德昭已经27岁,德芳17岁,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赵廷美30岁,接替赵光义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
当时赵光义的孩子们年纪尚小,不适合立为储君。德昭、德芳与赵廷美和赵光义的子女一同都称皇子皇女。赵廷美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似乎暗示他是皇帝继位的第一号候选人。对于德昭们来说,大宋一朝在宋太宗的治理下,原先的疑团和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朝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那些被隐藏着的矛盾,随着德昭之死重新浮出水面,宋室王位继承重新洗牌,风波不断。
一部宋朝历史,边境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北宋先是对辽,后是对西夏,边境作战吃尽了苦头。南宋则先是受金欺凌,后来又被蒙古所灭。979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御驾亲征北汉。皇帝出征要由储君监国,当时赵廷美为开封府尹,虽然没有明确,也有储君的意味在里面,按理应该由他留守京城。但宋太宗对他不放心,如果赵廷美有野心,那么他出征在外就给了赵廷美绝好的机会,但这种担忧又不便明说,所以总是犹豫不决,而赵廷美对此浑然不觉。
后来成为一代名相的吕端,当时在赵廷美府中工作,他洞察情势之后,建议廷美主动请命,要求随太宗亲征,以消除太宗的猜疑。思量之下,廷美便向太宗表示自己愿意随征,赵光义欣然同意,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吕端在太宗晚期受命任相,宋太宗赞扬他每遇大事不糊涂,果不其然,在赵光义身后,吕端机智果敢地粉碎了太监王继恩策划的又一次换帝阴谋,辅佐真宗成功登基。赵德昭此次也在随军出征之列。攻打北汉过程虽然艰难,但结果还算顺利。六月,北汉主刘继元投降,杨业父子也就是在此时归顺了北宋。宋太宗得到了北汉所属的十州十一县,胃口突然变得大了起来。
宋太宗一心想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超越宋太祖,以此平复朝野的各种质疑。所以,他不顾部队在外征战半年极度疲劳的现状,也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趁势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成功,那他将是非常了得的帝王,其功绩也会称得上盖世之功。
攻取燕云,一开始进展得还算顺利,宋军一路打到幽州城下。辽军守将耶律知古采取了避而不战、严防死守的策略。宋军连续猛攻11天都没有任何进展,而与此同时,萧太后派出大批人马进行增援。辽军增援先锋耶律沙率先与宋军交火,经过浴血奋战,宋军获胜,宋太宗下令乘胜追击,在幽州城西高梁河一带与辽国援军主力展开激战。辽军兵合一处,奋起回击,疲惫宋军已是强弩之末,抵敌不住败下阵来。
宋太宗不得已挥师后撤,但辽将耶律休格不依不饶,乘势追击。宋军首尾不能兼顾,场面混乱不堪,宋太宗也身中两箭,最后乘驴车逃走。史书对此有这样一段记载:
军中尝夜惊,不知上何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然,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
简短的一段话,记录了赵德昭之死的前因后果。《涑水纪闻》、《续资治通鉴》对此的记录也基本相同,没有大的疑义。当时身处乱军之中,大家找不到皇上,以为他很可能遭遇了不测。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臣找不到皇帝踪影不是虚言而是确有此事,并且这种君臣不相见的局面有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当夜掌管后军的将领钱俶为怕走漏消息,保护太宗更安全地逃离,就曾连斩六个前来报告御驾行踪的卫兵,并下令后军缓行,以便同太宗的车驾拉开距离,免得暴露太宗所在,引起辽军追杀。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皇帝下落不明,有急于表现的便提议立赵德昭为帝,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太宗回来之后,这事也就作罢,再没有人提,没想到有好事者偏偏向太宗吹风,这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叔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太宗对德昭的疑忌与防范之心更甚。
班师回朝之后,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此次北征失利,同未能及时赏赐扫平北汉之功有直接关系。于是,德昭提醒太宗,征辽虽然失败,但还是应该及时为平定北汉的将士论功行赏。德昭直率,以为这种建言于公于私都应该无碍,没想到却正触到了太宗的痛处,他怒气冲冲地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兵败高梁河,宋太宗心情极为沮丧。他原本想借征战抖抖威风,不成想落了个鸡飞蛋打,自己还身中两箭,这些都让他不堪回首。当他得知两军阵中还曾有人要立德昭为君,这更是触到了他的痛处。他的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偏巧德昭此时主动送上门来了。
德昭原本刚烈,又比较内向,再加上身边没有谋士,所以他的行动完全是率性而为,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初时,他还不知宋太宗为什么会如此怒气冲天,等到他考虑明白了之后,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觉得窝囊,越想越觉得后怕。皇位原本应该属于自己,被太宗无端夺去,如今反过来还要受他怀疑,现在太宗话中已露杀机,自己又翻身无望,与其受辱被杀还不如自我解决,所以在一时无从排解之下,自刎身死,年仅29岁。
也许他是在以死明志,表达自己的清白,但他这一死恰恰成全了宋太宗,也为宋太宗扫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提供了一个思路。顺着这个思路前行,上面沾满斑斑血迹。此时,太宗的猜忌之心已表露无遗,如果以前还掩藏些的话,现在是再也遮不住了。哥哥德昭去世之后,德芳更加惶恐。当年宋皇后让王继恩去招的人是德芳而不是德昭,可以想见,宋太宗对德芳的疑忌比德昭更甚。父亲赵匡胤去世时,他不过17岁,失去兄长时,他也只有20岁。又过了一年半,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22岁的赵德芳突然暴病身亡,赵德芳之死的神秘程度不亚于其父宋太祖。
人们怀疑他的暴死也与赵光义有关,只是宋太宗对那段历史封锁甚严,赵德芳的死因已很难查得清楚。留下记载的倒是太宗皇帝的悲痛,他在德芳灵柩前放声痛哭,甚至废朝五日表达哀思,这是不是在作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年,宋后曾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于官家了,看来她还真是个有先见之明的女子。赵光义没有兑现要与她们母子共保富贵的承诺,在他就位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几个能够威胁王位的人物,德昭、德芳以及廷美相继不明不白地死去。
赵光义为皇位苦心孤诣,他可能不会想到,到南宋时,因为宋高宗无子,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又成了德芳之后,他就是宋孝宗,此后的四位皇帝都是他的后人,再后来的四位皇帝则是德昭之后。如果赵光义真的以亲人之死为痛的话,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廷美之死。除掉太祖的两个儿子之后,能够威胁到皇位的就剩下了他的弟弟廷美,因而廷美的危险与日俱增。赵廷美之死与宋朝的另一大悬疑“金匮之盟”的出笼密切相关。
赵光义登基缺乏法理依据,当时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受命于杜太后,但也只是那么一说,空口无凭,很多人并不相信。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金匮之盟”,但这个“金匮之盟”却是在赵光义当上皇帝5年之后,杜太后去世20年之后才由赵普抛出。赵光义弟继兄位之时面对着那么强大的舆论压力,对此竟然只字未提,如果真有所谓的“金匮之盟”,那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很多人由此怀疑,“金匮盟誓”一说,更像是赵普与赵光义联合编造的一出谎言。“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莫须有之词,只不过是为了证明宋太宗得帝位的合理性而已。
情急之下,赵光义可能并没有想得太远,“金匮盟誓”虽然可以证明他取得帝位的合理性,但却成为他传位于子的障碍。如果真有“金匮盟誓”,宋太宗之后的传位顺序应该是先赵廷美,后赵德昭,再后为赵德芳,最后才可能是赵光义的孩子们。德昭与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唯一的障碍,而赵廷美恰恰还是开封府尹,占据着这个貌似储君的位子。
赵廷美要想保平安,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效仿赵光义,谋求尽快取而代之,而不是被动等待,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实力、勇气外加机遇,以当时赵廷美的实力看,走此路无异于死路。另一条就是明哲保身,避免被视为眼中钉,主动退出储君人选,请宋太宗立皇子为太子,如此也许尚可共保富贵。
在赵光义出征北汉的时候,每遇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曾经为赵廷美出过这样的主意,不过,此时吕端已离开了开封府,如吕端一样洞明世事的人物在赵廷美府中再也没有出现。赵廷美在不知不觉之间走上了一条中间路,他不仅没有想办法消除太宗对他的猜忌,反而采取了相反的策略,拉拢朝中的一些大臣,包括当朝宰相卢多逊。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他等于在告诉赵光义,自己对帝王有着某种想法。更为糟糕的是,他有关“太宗有负兄意”这样的牢骚也传入了太宗的耳内。
这一切对赵廷美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如果短期内还没什么危机的话,那只不过是还不到时候。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赵德芳死后半年,赵廷美的麻烦来了。
一些朝中大臣向宋太宗揭发赵廷美图谋作乱。虽然那些指控都只是在借题发挥,根本无法证实,但宋太宗还是据此免去了赵廷美的开封府尹一职,把他发配到西京做留守,这也意味着赵廷美不再是储君。不仅如此,指控赵廷美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出任了朝中要职,这为构陷赵廷美开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先河,似乎只要伺机罗列他的罪状就可以升官发财。
老政客赵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契机。宋太祖在位时,赵普屡屡打压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马上召赵普入朝出任太子太保。太子太保与太傅、太师并称为“东宫三师”,属于从一品官,一般都是封赏的加官,如宰相再加封太子太保,更多的只是荣誉象征,没有什么实权。把赵普放在这个位置,一方面是便于加强对他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安天下民心,赵普是知道赵家机密最多的朝臣,如果他有什么不利于赵光义的言行,那影响可就大了。
后来,局势渐稳,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当政,对赵普百般打压,赵普处境相当窘困。巧的是,卢多逊与赵廷美关系紧密,引起太宗疑忌。赵普若要东山再起,必须扳倒卢多逊,而赵光义想要除去赵廷美也必须绕过卢多逊。
宋太宗适时召见了赵普,两人一见倾心,共同的愿望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前的隔膜与障碍已不复存在。赵普向宋太宗表了忠心,决定“愿备枢轴,以察奸变”。回到家后,赵普连夜赶写奏折,“金匮之盟”就此抛出,这也是“金匮盟誓”内容首次公之于众,赵普成为除杜太后以及宋太祖之外的唯一见证人,而此时杜太后和宋太祖早已做古,赵普的地位不言而喻。
赵普以“金匮之盟”表明忠心,既帮助太宗洗刷清白,又打击了政敌,还帮自己恢复了相位,可谓一举多得。“金匮之盟”完全是赵普的一面之词,他说杜太后临终前曾有遗言,“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为了避免将皇位传于未成年人,嘱咐太祖将王位传于光义,并由赵普写下密约妥善保存。
令人生疑的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太后去世时没有让人知道,在太宗继位急需正名之时也没有让人知道,偏偏在太后去世20多年、太祖去世5年之后,在赵普急需复出打击政敌卢多逊之时公布于世。赵普在此刻突然抛出“金匮之盟”,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政治交易。
首先,杜太后死时,太祖不过35岁,德昭也已11岁了。她怎么能确定太祖死时,其子年岁还小呢,除非太祖不久即死。
其二,太祖去世时,德昭27岁,德芳17岁,均已成年,根本不存在传位于幼子一说,也就是说杜太后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赵光义以这个理由登基还是荒唐。
其三,若真有此事,赵光义和赵普又都是亲历之人,为何不在登位之初及时公布,以平息众怒,反而任由各种说法疯传。因为既是传位约定,大可不必深藏固封。
其四,太宗时所修《太祖实录》没有提及此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重修《太祖实录》才加上了这一条,这又是为何?
“金匮盟誓”乍听有理,却经不起推敲,与事实相差甚远。但不管事实究竟如何,赵普显然由此重获太宗欢心,也为自己东山再起加上了重要的筹码。后来的事情也一步步验证着人们的猜测,赵光义与赵普联手将他们各自的对手一同歼灭。宋太宗曾问赵普是否要传位于赵廷美,赵普一语中的,自古帝王传位都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难道陛下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吗?
这话说得相当暧昧,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传位于赵廷美那是理所当然,赵普如此说岂不是违约?再者,他说先帝已误,可见他对宋太宗登位之事了如指掌。赵普的对答坚定了宋太宗传位于子的决心,也坚定了自己重回相位之路,决定了赵廷美的悲惨下场。
太宗即位后第七年(983年),赵廷美被告“骄恣”、与卢多逊串通“阴谋窃反”,一再被贬。赵普以他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推测,若对赵廷美的处分过轻,他便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于是他授意开封知府李符上书,称赵廷美心怀怨言,不思悔改,常想翻案。于是赵廷美罪加一等,又被贬为涪陵县公,发配到更为偏远的地方,宋太宗还派当地官员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赵廷美气愤难平,不过两年,于984年忧愤成疾客死他乡,年仅38岁,这与赵光义登基时的年龄相当。之前上书状告赵廷美的开封知府李符,因用刑不当被流放春州,不明不白地死去。赵普做事可谓干净,不留后患。
杨家将故事中所讲的“八贤王”,不管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史实都是一样的,在那个年代,他们不仅没有什么权势,而且命运相当凄惨。他们在太宗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说得直接一点是自身都难保,所谓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都只是人们的想象和美好愿望而已,根本不可能成为杨家的保护神。
有关太祖之死、太宗继位的记录,在官修史书中要么失载,要么语焉不详。而另一方面,野史或民间传闻所记却异常繁富,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非常少见。宋太宗自己曾经说过:为君为臣,作一恶事,载之简册,流传万载。
他对涉及当朝政治的舆论把持非常严格,他很怕自己有不光彩的事情载入史册,因而一改前朝不干预史料编撰的惯例,专门规定本朝的时政记和起居注,必须按月送他审阅,然后才能交付史馆。这也就是为什么《太宗实录》、《太宗本纪》靠不住的原因了,但凡涉及到宋太宗不光彩的一面,正史中都已隐去,甚或反话正说,粉饰美化。北宋末年进士江少虞编纂的《宋朝事实类苑》也大抵如此。
因为官方没有明确合理的说法,人们只好自己寻找答案,这也就是为什么官方越是讳莫如深,民间离奇传闻越多的原因。南宋之后,因为太祖的后代当政,这段历史的管制逐渐松动,许多说法浮出水面,很多人对德昭、德芳之死深表同情。有人把北宋灭亡,太宗子孙被掳劫殆尽,归因于赵光义虐待太祖子孙而招致的报应。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之后问世的《古事比》和《七修类稿》,书中讲,灭亡北宋的金国大将斡离不,相貌极似宋太祖,北宋灭亡那是宋太祖索债来了。尽管这只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舆情民意。
人们同情太祖之子的悲剧遭遇,将他化身为公正无私的“贤王”,赋予他超级权威,让他手执金锏,上敢打昏君,下敢打奸臣,以出愤懑之气,这相对于因果报应来说更为合理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