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泽2019-08-20
作为一名写历史的,我们有必要了解古代的史学家,因为我们的文章素材大多源自于他们。尤其是下面这六位史学大师,我们不得不看看。
第一位是左丘明。
左丘明是春秋著名史学家,他楚国名臣左史倚相的孙子。
《春秋左氏传》与《国语》就是出自于左丘明之手。《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有人认为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相传,左丘明是齐国开国始祖姜太公的第三子丘穆公吕印的后代。
据说左丘明晚年失明,于是辞官回家。虽然失明,但他依然想做点事,所以又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侯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国语》。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第二位是司马迁。
司马迁,我想不用过多的介绍,太出名了。他写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最有价值的史书。
司马迁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写史书的。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跟随父亲游历了很多地方,东南到过会稽(江苏苏州),南方到过沉江湘江(今湖南境内),东方到过鲁县(山东曲阜),西南到过巴郡(四川重庆),蜀郡(四川成都)、益州郡(云南晋宁)等等。
可以说司马迁的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堪称著名驴友。由于去的地方多,见多识广,因此,司马迁听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历史故事。
在父亲逝世后,他子承父业,继任父亲的官职——太史,随后开始完成他的梦想——《史记》。
不过正当这部巨著写到一半时,李陵被俘,投降匈奴,这让汉武帝刘彻勃然大怒,而那些个阿谀奉承的大臣们都附和皇帝说李陵该死。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话,他为李陵打抱不平。结果,受牵连,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但这并不妨碍他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的史学大作——《史记》完成了。
《史记》上自纪元前二十七世纪黄帝姬轩辕,一直写到本世纪司马迁受腐刑之后。用二百余人的传记,表达二千六百年间的人事变化和社会变动。再用若干表格和专题报导,作为补充。以简练的中国古文写出五十二万字巨书,成为中国史籍的珍宝。
从此之后,中国史学两千多年来都跳不出司马迁所创立下的范畴,可以说至今无人超越,司马迁在中国史学界大佬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第三位是班固。
跟司马迁一样,班固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都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在家庭的影响下,据说班固九岁就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
不过跟司马迁不用的是,班固有一段从军的经历。
公元89年,汉和帝永元元年,班固跟随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担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随后班固得到了大将军窦宪的器重。可是福祸相依,作为外戚的窦宪遭到了清算。而班固也被牵连,最终死于监狱中。
班固最大的成就就是撰写了《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第四位是陈寿。
陈寿,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当然知道罗贯中的人比陈寿更多,因为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在中国人心目中知名度太高了,以至于正史往往被忽略。那就是陈寿的《三国志》。
其实,三国那段历史,《三国志》才是可信的,而《三国演义》则重要节点全部是虚构和掺水。比如赤壁之战。在民间故事中将诸葛亮神化了。
所以,如果想真正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建议看陈寿的《三国志》。
公元280年,太康元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第五位是范晔。
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他也是出身士族家庭。他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
由他写的《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范晔在《后汉书》独创《党锢》《宦官》《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个类传。尤其是他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
第六位是刘知几。
刘知几,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
刘知几于唐高宗永隆元年高中进士。武则天当政时,他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刘知几在史馆执掌国史修撰,长达二十年,经他手所编纂的史书,绝大多数得到了时人的称赞。他的著作颇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史通》。
刘知几此人颇为自负,恃才傲物,所以,没能得到善终。晚年他把触角伸到了与政治关系更直接的经学界,不慎得罪了宰相,受到经学博士的攻击。最终引得唐玄宗大怒,被贬为安州(今湖北安陆)都督府别驾,最后抑郁而亡。
以上就是中国你是大六位史学大师,他们是我们的前辈,做历史的都应该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