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岚2018-04-26
书法艺术是关于写字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书法文化,惠泽东方,流布世界。纵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每一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
各个朝代书法的风格
而每一个时代的书法也都有它的内在发展规律,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商周之古朴,秦汉之辉煌,魏晋之风韵,唐宋之气象,元明清之风采……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书法艺术的海洋,饮其一瓢,实可受用终生。
对于书法的概念,古往今来,定义很多。汉代扬雄曾说:“书,心画也。”(《法言·问神》)唐代张怀瓘在《六体书论》里说:“书者,法象也。”元代郝经的《论书》亦说:“书法即心法也。”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又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后来,有人认为书法特别讲究形体造型,称之为“造型的艺术”;有人认为书法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称之为“线条的艺术”;有人因为书法表现的不是具体物象,而称之为“抽象的艺术”;也有人因为书法是表现人的感情,表现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又称书法为“表现艺术”。总之,由于各自观察角度的不同,其定义也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今天,我们要对书法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就不能不考察书法的内涵。一般来说,书法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对象,即汉字。它犹如船、车、篮子和布袋一样,是一种载体,其点画和结体可以根据承载内容的要求而自由变化。二是表现内容,即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它因人因时而异,而且每一点差异都可以通过点画和结体的不同形态及组合方式来加以表现。而要将载体和内容联系起来,还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书写。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前人作字,谓之画字……后人不曰画字,而曰写字。写有二义:《说文》:‘写,置物也。’《韵书》:‘写,输也。’置者,置物之形;输者,输我之心,两义并不相悖,所以字为心画。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幽字、写字之义两失矣。”可见书写一方面是写汉字(置物),另一方面要将情感意象寄寓到汉字的点画、结体和章法之中(输心),如果不能将两者合二为一,那么“画字、写字之义两失”,就谈不上书法了,因此,书写也是书法的内涵之一。
汉字、情感意象和书写包括了书法的全部内涵。鉴于此,我们可以说,书法就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
中国书法的历史起源
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现存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得到某种启示。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文”的写法,就像经玮交错的织纹。而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由“文”字吋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的“文饰”、“文身”等。
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这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美饰,就已经具有艺术化的倾向了。而且据此还可以推断,书法艺术的历史应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一个问题。
汉字的产生
那么,汉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汉代的孔安国在《尚书大传》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他认为是伏羲氏时代开始有了文字。也有传说汉字是仓颉所造的,谓“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张怀瑁《十体书断》)其实所谓仓颉造字只是古人对文字产生过程的一种推测,表现出人们对文字的神秘感。而文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它的产生只能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可见仓颉并非文字的独创者,而是独传者,可能因为他对文字整理有特殊的贡献而被记载下来了。此外,还有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八穗书,黄帝见紫气景云而作景云书,以及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龟书等传说。但他们的所谓“书法作品”显系后人伪托,不足为据。
甲骨文: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当为甲骨文(陶文只是文字的雏形)。从甲骨卜辞来看,当时人已非常注意刻字的美观。如《殷契萃编》第1468号版的内容,从甲子至癸酉十个干支字,反复刻了好几行,并刻在骨版的正反两面,其中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注重书契的技艺训练,并把甲骨文作为美的对象加以再现了。
此外,还有不少甲骨片在刻文的凹线内涂以朱砂或墨。有学者认为,那也是为了装潢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与此后在青铜器刻文的凹线内以金错嵌(如春秋时代的《栾书缶》),同样都是审美意识下所施之文饰,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文字作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因此我们说,甲骨文既是中国文字的缘起,也是中国书法的滥觞。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家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