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定台湾实现全国统一

梓岚2017-03-29

康熙皇帝一生做过很多伟大的事迹,其中一件大事都是平定台湾实现清朝的完全统一。接下来小编来说说康熙皇帝是如何平定台湾的。

康熙元年(1662)6月16日,郑成功感了风寒,还天天强上登将台遥望澎湖列岛。23日,登台望过,回到书房,恭阅太祖祖训,到第三帙,叹道:“吾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两手攀面而逝,时年才39岁。

郑成功死后,长子郑经嗣立。康熙三年(1664),清军进攻,郑经弃厦门而去台湾。

三藩之乱起,耿精忠向郑经乞援,许以割让漳、泉二州。郑经于是派人来,跟耿军合攻广东。后来,耿精忠食言,郑、耿间又以兵戎相见。精忠听说朝廷不再强迫自己撤藩,又恐受到清军和郑军的夹击。

康熙十四年(1675),便派儿子显祚向清军献出吴三桂给他的“总统”印,投了降。但是,郑经却仍占驻厦门,并在汀州、邵武及沿海一带,纠集旧部,反对清朝。郑经此时所为,客观上配合了三藩之乱,已不符合人民要求安定的愿望了。

康熙十八年(1679),正当清朝集中全力对付湖南、广西的叛军时,郑经却叫刘国轩围攻海澄,消灭了都统穆赫林等率领的三万巡台御使巡视台湾图卷清军,乘势攻下漳平、长泰、同安等地,进围漳州、泉州。只是在清军破了岳州,调来水师,并招降了他的大批官兵,攻取厦门之后,郑经才于康熙十九年(1680)退回台湾,但仍派刘国轩守着澎湖。

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死,一些臣小袭杀了他的长子郑克,把12岁的郑克塽扶上台,侍卫冯锡范专权,人心不服。这一情况,使已经平定了三藩之乱的清朝下定了统一台湾的决心,复了施琅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叫他率领水师。

施琅是福建晋江县人、初为郑芝龙部的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与芝龙同降清朝,为清朝打过广东的南明肇庆政权。后被郑成功所俘,为成功打过漳浦、云霄、诏安等地,是清军的一个劲敌。

顺治八年(1651),其部一个军校犯了军令,当斩,成功劝阻,他坚决不听,成功很不满意,他于是第二次投降清朝。成功杀了他的父亲,使他更坚决地反郑了。清朝很信任他,起初任命他做知县,后来又叫他当总兵。康熙元年(1662),朝廷还提拔他做福建的水师提督、左都督加级靖海将军、内大臣。他不但熟悉台湾水道,而且作战勇敢、态度坚决。

康熙二十一年(1682)8月,彗星现,户部尚书梁清标吓坏,建议朝廷缓征台湾,施琅力主可征,朝廷才同意。

据守澎湖的刘国轩,眼见台湾政治大不如前,预感前景不佳,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6月,派黄学上书康熙皇帝,请求像朝鲜那样入贡。玄烨说:“你们是中国人,不得跟朝鲜比,赶快悔罪归诚才是出路!”刘国轩不听,继续坚持分裂。7月,施琅请得战舰三百、水师二万,决定进攻澎湖,然后直捣台湾。朝廷对他表示极大的信任,允许他独自率兵出发。

施琅挥军直捣澎湖,攻克了花屿、猫屿和草屿,乘南风进泊八罩。刘国轩早在澎湖沿岸构筑了坚固的土垒、土墙,还设置了大炮,亲率军兵二万泊于牛心湾,又别屯军兵一万于鸡笼屿以为犄角之势。施琅初战不胜,就派蓝理为前锋又战。

刘国轩命曾遂率军大战蓝理,自晨至午,胜负未分,曾遂发炮击中蓝理,蓝理腹破肠出,倒而复立,大吼:“蓝理在,曾遂死矣!”军威大振,曾遂战舰被击沉两艘,溃败回岸。夜里,海风大作,清舰被刮飘散,刘国轩挥兵围攻,施琅亲督大舰冲围,不料敌箭射中了他的眼睛,有个叫曹伤的大个子军士上前扶救包扎,鲜血还是从手帕外渗出。但施琅仍是坚持指挥,冲破敌围,斩杀敌兵三千,拿下了虎井等屿。

施琅接着,施琅决定分三路进兵:50舰进攻西边的牛心湾,50舰攻击东边的鸡笼屿、四角山,自督战舰八队56艘,并以战舰80艘继后,直冲敌军中路。每路又各分三队,各自为战,从太阳出来的时候激战到夕阳西下时分,终于焚、毁敌舰100百来艘,攻下澎湖。刘国轩逃回台湾。

施琅乘胜麾军直入鹿儿岛。12天后,海潮大涨,施琅又麾军登岸。冯锡范、刘国轩挟郑克塽薙发迎降,缴上了“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这一天,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10月8日。

康熙皇帝闻捷,赋诗贺功,并封施琅为靖海侯。施琅上书辞爵,只要求赏给花翎顶戴。康熙破例地同意了。

施琅攻下台湾,并不报成功的杀父之仇,却上疏求封克塽等人。康熙皇帝封郑克塽为公,刘国轩、冯锡范为伯,均隶上三旗。施琅还含恤茹痛,捐弃杀父之仇,严禁杀人。他说:“我这样做,是以国事为重,不敢私顾呵!”

台湾回归后,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施琅坚决反对,上书说:台湾关乎四省要害,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安定,而且还可能导致外国侵略者乘隙复踞。康熙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台湾府,设诸罗、台湾、凤山三县(后将诸罗南部分为彰化县),属福建布政使管辖,澎湖则设了厅。

康熙收复了台湾使清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使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地区各国经济、文化友好往来有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标签: 康熙皇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