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本草纲目》与尝百草的故事

文二2018-09-18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他怀抱着自己花了二十七年时间写成的巨著。他此行的目的明确,去找出版商,把这部巨著刊刻成书,流传天下。令人惋惜的是,直到这位老人去世后第三年,这部书才得以传播于世,并造福世人。

说起这位老人和这部巨作——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真可谓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李时珍像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出身于医学世家,祖父是走街串巷摇铃的江湖游医,父亲李言闻是当地的名医。受家庭的影响,李时珍对医学非常感兴趣。可是父亲李言闻却希望他读书应考,有一天能科举高中,光耀门楣。

李时珍不负父望,十四岁就考中秀才,但是接连三次会试均名落孙山,令李时珍逐渐对科举考试失望,他决定弃儒学医。

李时珍对父亲李言闻表露了自己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言闻见儿子心意已决,只好答应了他学医的要求。

李时珍有很高的医学天赋,不到三十岁就成了当地的名医。封藩在武昌的楚王,因小儿子得了重病,请李时珍前去救治。医术高明的李时珍对症下药,很快治好了世子的病,从此深得楚王信任。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明王朝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医术高明之人到太医院供职。在楚王的大力推荐下,李时珍来到了北京。

进入太医院后,李时珍有机会阅读民间看不到的医学著作,查看平时很难见到的药物标本。他浏览各种孤本医书、鉴别各地药材,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并搜集到大量资料。

当时太医院的太医们一个个趋炎附势、争名夺利,甚至对一些有本事的太医肆意打击。李时珍淡泊名利,很不适应太医院的环境,不久就称病还乡了。

李时珍尝百草

李时珍回到家乡后,发现当时民间流传的医书记载的药物品类繁多,名称也多而杂:一种药物有两三种名称,两种药物又常被混为一谈……可是医生开药方要精确到毫厘,如果开错药不但不能药到病除,反而会害人性命。特别是一些医书上将许多有毒性的药物当作宝贝,认为服用后可以益寿延年。

李时珍对此深以为惧,他多次上书朝廷,要求重新整理医学资料,可惜朝廷没有回应。最终,李时珍决定利用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和在太医院时阅读的大量医学典籍,亲自编一部关于药物纲目的书籍。

编一部医学巨典何其艰难,尤其一些药物的名称混杂,已有的书中往往没有清楚地记载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根本无法验证药性。再加上有些医书的作者都没有实际调查,只是以讹传讹。

于是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李建元的陪伴下,到深山旷野中,观察和测试药物标本。同时,李时珍遍访各地名医,到处寻访渔夫、农夫等,向他们搜寻药方。

李时珍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毕竟蕲州药材有限,于是他开始出外寻访。除了湖广,李时珍的足迹还到达江西、江苏、安徽等地。

在外面采访期间,李时珍遇到各种危险,曾因验证药性不慎中毒;也被毒虫叮咬过……但是李时珍从不放弃,认真地研究每种草药。

经过二十七年的搜集、整理、编撰,李时珍终于完成了这部医学巨著。

该书共计五十二卷,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共载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新药三百七十四种,收集药方一万一千多个,还绘制了一千一百多幅插图以便辨认。李时珍将书写成之后,想到了对自己影响颇大的《通鉴纲目》一书,决定给此书取名《本草纲目》。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刊行全国。这部伟大的作品不仅对中国医药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流传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地,先后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传遍世界。这部奇书恰如英国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说——《本草纲目》是”1596年的百科全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