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探索发现
  • 野史传闻
  • 历史文化
  • 社会百态
  • 最新专题
  • 成语大全
  • 古诗文
  • 历史上的今天
诗文 名句 作者

作者

李益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作者

李益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 罢镜
    【唐代】李益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
  •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唐代】李益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
    【唐代】李益
    孤云生西北,从风东南飘。帝乡日已远,苍梧无还飙。
    已矣玄凤叹,严霜集灵苕。君其勉我怀,岁暮孰不凋。
  •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
    【唐代】李益
    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
    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烟景含虚林。
    素志久沦否,幽怀方自吟。
  • 竹溪
    【唐代】李益
    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
    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
  •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唐代】李益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注
  •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唐代】李益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唐代】李益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 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
    【唐代】李益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
    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
    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时过欻如云,参差不自意。
    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
    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
    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 夜发军中
    【唐代】李益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唐代】李益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奉役良有期,回瞻终未屡。
    去乡幸未远,戎衣今已故。岂惟幽朔寒,念我机中素。
    去矣勿复言,所酬知音遇。
  • 城傍少年(一作汉宫少年行)
    【唐代】李益
    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 游子吟
    【唐代】李益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译 注
  • 饮马歌
    【唐代】李益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 莲塘驿(在盱眙界)
    【唐代】李益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
    女歌本轻艳,客行多怨思。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 五城道中
    【唐代】李益
    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
    【唐代】李益
    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
    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
    壮日各轻年,暮年方自见。
  •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唐代】李益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
    汉军游骑貂锦衣。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胡儿起作和蕃歌,
    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蕃音虏曲一难分,
    似说边情向塞云。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唐代】李益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
    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
    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吹火荧荧又为碧,
    有鸟自称蜀帝魂。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秦亡汉绝三十国,
    关山战死知何极。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满营战马嘶欲尽,
    毕昴不见胡天阴。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秦坑赵卒四十万,
    未若格斗伤戎虏。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乃分司空授朔土,
    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我今抽刀勒剑石,
    告尔万世为唐休。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
    尔独不可以久留。
  • 登天坛夜见海
    【唐代】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首页上一页
5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尾页

中国历史网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huzcc@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