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探索发现
  • 野史传闻
  • 历史文化
  • 社会百态
  • 最新专题
  • 成语大全
  • 古诗文
  • 历史上的今天
诗文 名句 作者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 梓人传
    【唐代】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译 注 赏
  •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唐代】柳宗元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译 注 赏
  • 愚溪诗序
    【唐代】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 注 赏
  •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唐代】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90
    译 注 赏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唐代】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译 注 赏
  • 独觉
    【唐代】柳宗元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独觉
    译 赏
  •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代】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参考资料: 1、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宋绍年,李树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524 2、教材编写组.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参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译 注 赏
  • 首春逢耕者
    【唐代】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译 注 赏
  •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参考资料: 1、宋绪连.唐宋八大家 广选 新注 集评 柳宗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157-159 2、朱一清.古文观止鉴赏集评(三):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416-420 3、林永辉·《永州八记》分析·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译 注 赏
  •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05 :第28页 2、(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37页
    译 注 赏
  •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代】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译 注 赏
  •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代】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译 注 赏
  • 入黄溪闻猿
    【唐代】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参考资料: 1、(唐)柳宗元著,吴文治选注.柳宗元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02月:34 2、赵乃增编著.好风如水:唐诗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143
    译 注 赏
  •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唐代】柳宗元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译 注 赏
  • 郊居岁暮
    【唐代】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译 注 赏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代】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参考资料: 1、萧枫.《唐诗宋词元曲·卷二》.北京:线装书局,2002:570 2、不详.《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集(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567 3、李志敏.《中华智慧教子经典全书·卷三》.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99 4、孟二冬.《韩愈柳宗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207 5、杨竹邨.《柳宗元诗选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44 6、杨箫.《历朝田园渔樵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7 7、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78 8、王松龄,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2
    译 注 赏
  •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代】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参考资料: 1、王松龄 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12 2、霍松林,霍有明.《唐诗精品(二)》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09:133-134
    译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代】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译 赏
  • 零陵春望
    【唐代】柳宗元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译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唐代】柳宗元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圻,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骜,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首页上一页
3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尾页

中国历史网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huzcc@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