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探索发现
  • 野史传闻
  • 历史文化
  • 社会百态
  • 最新专题
  • 成语大全
  • 古诗文
  • 历史上的今天
诗文 名句 作者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 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参考资料: 1、庞坚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9-131
    译 注
  • 孔子家语引里语
    【先秦】佚名
    相马以舆。
    相士以居。
  • 黍离
    【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3-13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2-134
    译 注 赏
  • 孔子诵
    【先秦】佚名
    麛裘面鞞。
    投之无戾。
    鞞之麛裘。
    投之无邮。
    袞衣章甫。
    实获我所。
    章甫袞衣。
    惠我无私。
  • 自相矛盾 / 矛与盾
    【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 注
  • 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4-136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6-137
    译 注 赏
  • 蜡辞 / 伊耆氏蜡辞
    【先秦】佚名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译 注
  • 君子阳阳
    【先秦】佚名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36-137页
    译 注 赏
  • 骊驹诗
    【先秦】佚名
    骊驹在门。
    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
    仆夫整驾。
  • 扬之水
    【先秦】佚名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37-138页
    译 注 赏
  • 貍首诗
    【先秦】佚名
    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小大莫处。
    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
    则燕则誉。
  • 中谷有蓷
    【先秦】佚名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1-142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9-141
    译 注 赏
  • 礼记引南人言
    【先秦】佚名
    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
  • 兔爰
    【先秦】佚名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41-142页
    译 注 赏
  • 礼记引谚
    【先秦】佚名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 葛藟
    【先秦】佚名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43页
    译 注 赏
  • 礼记引逸诗
    【先秦】佚名
    昔吾有先正。
    其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
    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
    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
    尚犹患之。
  • 采葛
    【先秦】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
    译 注
  • 列子引古语
    【先秦】佚名
    生相怜。
    死相捐。
    人不婚宦。
    情欲失半。
    人不衣食。
    君臣道息。
  •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译 注 赏
首页上一页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尾页

中国历史网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huzcc@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