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探索发现
  • 野史传闻
  • 历史文化
  • 社会百态
  • 最新专题
  • 成语大全
  • 古诗文
  • 历史上的今天
诗文 名句 作者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作者

卓文君 孟浩然 贯休 张九龄 韩愈 吴文英 白居易 柳宗元 陶渊明 岳飞 韦庄 司马迁 皮日休 权德舆 晏几道 卢纶 郑燮 韦应物 欧阳修 曹操 李清照 柳永 李峤 王维 范仲淹 诸葛亮 钱起 贾岛 王建 姚合 杜甫 朱熹 王昌龄 郑谷 晏殊 温庭筠 王安石 贺铸 皇甫冉 皎然 张籍 左丘明 杨万里 李贺 陆龟蒙 刘辰翁 曹植 马致远 杜荀鹤 王勃 陆游 李煜 黄庭坚 许浑 李白 屈原 孟郊 高适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刘禹锡 纳兰性德 苏轼 文天祥 周邦彦 张说 罗隐 韩偓 秦观 岑参 刘长卿 张祜 张炎 元稹 陈子昂 赵嘏 方干 齐己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 忆昨行和张十一
    【唐代】韩愈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车载牲牢瓮舁酒,
    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张君名声座所属,
    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
    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危辞苦语感我耳,
    泪落不掩何漼漼.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
    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践蛇茹蛊不择死,
    忽有飞诏从天来。伾文未揃崖州炽,虽得赦宥恒愁猜。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眼中了了见乡国,
    知有归日眉方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
    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头轻目朗肌骨健,
    古剑新劚磨尘埃。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
    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君当先行我待满,
    沮溺可继穷年推。
  • 赠河阳李大夫(李芃,河阳节度使)
    【唐代】韩愈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 圬者王承福传
    【唐代】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译 注 赏
  • 刘生诗
    【唐代】韩愈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弃家如遗来远游,
    东走梁宋暨扬州。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青鲸高磨波山浮,
    怪魅炫曜堆蛟虬。山cd讙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问胡不归良有由,美酒倾水炙肥牛。妖歌慢舞烂不收,
    倒心回肠为青眸。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五管历遍无贤侯,
    回望万里还家羞。阳山穷邑惟猿猴,手持钓竿远相投。
    我为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天星回环数才周,
    文学穰穰囷仓稠。车轻御良马力优,咄哉识路行勿休,
    往取将相酬恩雠。
  • 苦寒歌
    【唐代】韩愈
    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岂不有阳春,节岁聿其周,
    君何爱重裘。兼味养大贤,冰食葛制神所怜。
    填窗塞户慎勿出,暄风暖景明年日。
  • 讳辩
    【唐代】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参考资料: 1、关永礼.《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傅德岷.《古文观止鉴赏》:崇文书局,2010
    译 注 赏
  • 郑群赠簟
    【唐代】韩愈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
    一府传看黄琉璃。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自从五月困暑湿,
    如坐深甑遭蒸炊。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谁谓故人知我意,
    卷送八尺含风漪。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
    却愿天日恒炎曦。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 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
    【唐代】韩愈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
    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
    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狂小子韩退之。
  • 争臣论
    【唐代】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译 注 赏
  • 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
    【唐代】韩愈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群臣杂沓驰后先,
    宫官穰穰来不已。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宫闾。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礼备无赢馀。设官置卫锁嫔妓,
    供养朝夕象平居。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书。
    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
    【唐代】韩愈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
    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参考资料: 1、《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译 注 赏
  •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唐代】韩愈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 嘲鼾睡
    【唐代】韩愈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译 注 赏
  • 赠崔立之评事(崔斯立,字立之,博陵人)
    【唐代】韩愈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
    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
    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
    技能虚富家逾窘。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尔来但欲保封疆,
    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
    戢戢已多如束笋。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东马严徐已奋飞,
    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窃料二途必处一,
    岂比恒人长蠢蠢。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晖晖檐日暖且鲜,
    摵摵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曲蘖,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 昼月
    【唐代】韩愈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兔入臼藏蛙缩肚,
    桂树枯株女闭户。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
    戏嘲盗视汝目瞽。
  • 与于襄阳书
    【唐代】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译 注 赏
  • 送区弘南归
    【唐代】韩愈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爰有区子荧荧晖,
    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服役不辱言不讥,
    从我荆州来京畿。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腾蹋众骏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与绯。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朝暮盘羞恻庭闱,
    幽房无人感伊威。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处子窈窕王所妃,
    苟有令德隐不腓。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业成志树来颀颀,
    我当为子言天扉。
  • 赠张徐州莫辞酒
    【唐代】韩愈
    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
    战士岂得来还家。
首页上一页
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尾页

中国历史网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huzcc@hotmail.com